次前韵谢袁提学及其弟府判二首

公家贤伯仲,似是晋机云。
黄卷丁年共,青灯午夜分。
望风初魄动,饮德更心醺。
自合登台省,官犹类广文。

作品评述

《次前韵谢袁提学及其弟府判二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公家贤伯仲,似是晋机云。
黄卷丁年共,青灯午夜分。
望风初魄动,饮德更心醺。
自合登台省,官犹类广文。

诗意:
这首诗词是方回以次韵表达对袁提学及其弟府判的感激之情。袁提学及其弟是公家中的贤才,就像晋朝时期的杰出人物一样。他们在岁月的流转中共同奋斗,共同追求理想。在午夜的青灯下,他们一同研究黄卷典籍,共同探讨学问。望着风起的时刻,他们的心情都为之荡漾,品味着知识的甘醇。他们自觉地登上官场的高位,但他们的品行依然如同广文先生一样高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袁提学及其弟府判的风采和学问的追求。通过使用象征性的意象和隐喻,诗人表达了对袁提学及其弟的敬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以"公家贤伯仲"来形容袁提学及其弟,把他们视为公家中的贤才,与晋朝时期的杰出人物相提并论,彰显了他们的卓越才华和品德。

第二句描述了他们在深夜研读黄卷典籍的场景,青灯下的他们共同探讨学问,表现出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句通过"望风初魄动,饮德更心醺"来表达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心灵的满足。望风初魄动意味着对新的知识的期待和憧憬,而饮德更心醺则象征着通过学习和追求德行来滋养内心。

最后两句"自合登台省,官犹类广文"则表达了他们自觉地登上官场的高位,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行,与广文先生相似。这种自律和清廉的精神是封建社会士人所推崇的,体现了作者对袁提学及其弟的钦佩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袁提学及其弟的敬爱和赞美,展现了他们追求知识、追求德行的高尚精神。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忽见僧来说,千愁集病颜。闻君俱下第,使我转思山。疑欲鑽龟卜,穷应叹雉还。此怀何处写,月上太虚閒。

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怜夜久月中行,惟有坛边一枝竹。

终南一遇,*邑相逢,两次凡心蒙涤。便话修持,重谈调摄,莫使暗魔偷适。养气全神寂。禀逍遥自在,闲闲游历。览清净、常行穴迪。应用刀圭、节要开劈。三田会明灵,结作般般,光辉是*。先向天涯海畔,访友寻朋,得个知音成*。直待凭时,将相同步,处处嬉嬉寻觅。暗里**檄。

灵峰特立万山中,秋逼浓岚愈郁葱。旁绝逶迤虽寡助,其如气象自摩空。

害风王哲遵隆道。自在逍遥好。除眠之外总无知。百花笑我,不会见便宜。功成行满仍须早。云步归蓬岛。好同见在赴瑶池。共摘蟠桃、往昔

洮湟私牍旧开边,淮楚依然样子传。抱虎寝蛟心不保,护疽讳蛊祸相挻。河流三舍尽人血,城阖四门无灶烟。昨夜洗兵盈尺雪,华夷齐加贺太平年。

一峰突兀倚天际,千嶂茏葱龙眼中。宇宙自偏人世远,尘埃不到佛楼空。主公真得庵居相,俗子那容线路能。山北道人如□市,云门临济各家风。

人伦大变岁二百,萧曹以来谁在心。相业更生王吉疏,文学春秋犹未深。

渠河有水清且涟,弄丸之暇游其间。风轻沙暖鸥忘机,天开日烜鱼逃筌。山中不知岁月改,春洲六度听绵蛮。闻人昔游不到此,岸容山色如有冤。永平教孚讼亦简,为我卜筑河之干。临流兴怀叹不足,因思孔圣感逝川。岂无日景自北起,亦有天运从东旋。风霆流形草木贲,星辰垂象郊原宽。

万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苍。细路百盘折,崎岖陟羊肠。凉阴覆峭壁,萦回涧流长。绿萝下百尺,笑挹清泉香。甘寒试一潄,齿颊凝冰霜。拂石坐未去,樵叟来我傍。云此涧中水,其源来浦阳。浦阳婺属邑,亦我父母邦。欲我饮此水,而不忘故乡。叟言起予意,振衣欲飞扬。便将随水源,径度

十里轻红自笑,两山浓翠相呼。意行着脚到精庐。借我绳床小住。解饮不妨文字,无心更狎鸥鱼。一声长啸暮烟孤。袖手西湖归去。

三闸奔湍,一塘远接吴淞水,两行垂柳绿如云。今古送行人。买妻耻醮藏羞墓。秋茂邮亭*书处。路逢樵子莫呼名。惊起墓中灵。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承华下直直几廷,新暑醺人睡不成。到得曲肱贪梦好,无端急雨打荷声。起看翠盖如相戏,乱走明珠却细倾。归路开心最凉处,水风四面一桥横。

少年困裋褐,妄意取圭组。徒为出岫云,不作润物雨。三年葭苇丛,凫舄堕江浒。忧患鬓先凋,惊呼髀空抚。过期释重负,揆日趋在所。投簪诚未能,束担亦良苦。汉庭士冀北,不可一二数。顾我最平凡,辱君误推许。皇明照百工,天高日亭午。海岳虽兼受,涓埃谅无补。汲汲为身谋,人生

江汉山重阻,风云地一隅。年年非故物,处处是穷途。丧乱秦公子,悲凉楚大夫。平生心已折,行路日荒芜。

为文通绝境,从宦及良辰。洛下知名早,腰边结绶新。且倾浮菊酒,聊拂染衣尘。独恨沧州侣,愁来别故人。

廿载干时十载耕,一朝都罢若游僧。相如箧底消云气,元亮鉏头翳月明。畎亩已教羸稚服,瓶罍未免怼妻争。家风似此真堪贺,只少参军五十荆。

龙宫蕴特异,精祷通万灵。昭著二百年,锡封专朝廷。去年偕宰公,投诚涕欲零。驱车入松扉,雨势如建瓴。仰高迓灵盼,云敛不暂停。烟沉瀑声凉,分坐瀑外亭。从兹感佑助,争谓胸百铭。治任亦已速,洁谢资芳馨。缄素展真忱,要终寄冥冥。愿恢溥济功,致此百里宁。夜披东堂集,孤灯

离堆山外更西去,应入白云餐蕨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