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游吴城西诸山四首(其四)金山》
拼音和注音
wèi liú yù dài kōng guī qù , cán kuì shān sēng wèn zhǎng g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惭愧:(形)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心里不安。[近]羞愧。[反]欣慰。
归去:归去guīqù回去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玉带:1.所谓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即革带。2.芍药品名。花色纯白。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石径才穷忽又通,重重台阁半浮空。
一林苍翠潇湘雨,万顷青黄䆉稏风。
铃语上方云气白,诗题坏壁藓痕红。
未留玉带空归去,惭愧山僧问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