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凌应兰玉传诗序

壬戌同先祖,登名四十年。
吾衰逃世网,子学绍家传。
好作声名计,姑随仕宦缘。
王奇有故事,即见旅朝贤。

作品评述

《送凌应兰玉传诗序》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凌应兰玉传的诗序为题材,表达了方回对凌应兰玉传的赞赏和祝福之情。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凌应兰玉传诗序

壬戌同先祖,登名四十年。
吾衰逃世网,子学绍家传。
好作声名计,姑随仕宦缘。
王奇有故事,即见旅朝贤。

译文:
在壬戌年与先祖一同,踏上名利之路已有四十年。
我已年老逃离尘世的纷扰,而你将继承家族的传统。
你善于创作声名,我将随你追求官位的缘分。
像王奇那样有着传奇故事的人,很快就会出现在你的人生中。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凌应兰玉传的诗序为背景,表达了作者方回对凌应兰玉传的赞美与祝愿。首先,作者提到与先祖同行的壬戌年,强调了自己在文学道路上已经历了四十年的努力和奋斗。然后,作者将自己的衰老与逃离尘世的心境与凌应兰玉传相对照,凸显了后者作为家族传承者的重要性和责任。接着,作者赞赏凌应兰玉传善于创作和追求声名,表示自己将随他一同追求官位的机缘。最后,作者提到王奇这个旅朝贤人,预示着凌应兰玉传的未来将会遇到许多令人敬仰的人物和故事。

整首诗词通过对凌应兰玉传的送别,抒发了作者对他的仰慕之情,并寄予了对他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作者通过对自己与凌应兰玉传的对比,既表达了自己对后者的赞赏,也反映了自己对年岁渐长的思考和对家族传统的关注。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宋代士人的追求和对后辈的期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劲风吹北林,落叶舞南牖。岁序忽已高,峥嵘薄星斗。大化驱群物,始终迭相授。羲和亦何为,挟日但西走。少壮驰目前,衰颓蹑人后。星星两霜鬓,伴我老成丑。学道若嗟晚,扪心更馀咎。兹意将奈何,投身就杯酒。

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

幽径草初青,无人知地名。征鞍千里远,倚杖一江横。云重欲为雨,风和拗得晴。家家好春色,春色遍空明。

一片寒姿苍玉质,久作歙江秋水骨。磨瑕砻垢饱风霜,袖手南游来楚国。我曾研破青烟痕,露华半勺拖玄云。文理细密温而淳,伯乐一顾空马君。癯癯好古子汪子,雅有半面如旧情。巧取豪夺俱不敢,聘以厚礼强委禽。吉日良辰新劝驾,绛帐交欢相慰藉。斟酌洙泗闯紫阳,大义发越添声价。

云山青青,风泉冷冷。山色可爱,泉声可听。乃赋归来,盟诸山灵。身去世远,心与真冥。蔬食果腹,麻衣蔽形。尘车绝迹,蓬户常扃。不行他缘,唯诵自经。眇观人世,沧波一萍。朽钝寂漠,待终余龄。唤主人公,教常惺惺。

雨足秧畴始放晴,乡邻所至有欢声。宰公明察无冤狱,太守辛勤自劝耕。我昔黄童成白首,谁今赤子视苍生。定知米价秋来减,遍买村醪处处行。

言寻居士家,薄暮清溪道。荒原鸟独飞,寒木云相抱。入室闻疏钟,开门见秋潦。落叶坐来多,清风时一扫。

霞红疑太早,果不是晴天。市涨危侵户,村流喜入田。昏昏邻寺鼓,滃滃晚厨烟。明日应犹雨,宵甜一枕眠。

连素穗,翻秋气,细节疏茎任长吹。共作月中声,孤舟发乡思。

玉泉南涧花奇怪,不似花丛似火堆。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无故为谁开。宁辞辛苦行三里,更与留连饮两杯。犹有一般辜负事,不将歌舞管弦来。

曾将甲子问群生,来向人间说五行。眼底精神虽晦昧,胸中造化却分明。指推宝历八千数,时弄玉箫三四声。袖里百篇题品尽,何曾识得一公卿。

忽忆南秦为客日,洛阳东望隔秦川。云山去此二千里,岁月于今十九年。柳色得非新婀娜,江声应是旧潺湲。衰躯设使能重往,畴昔情怀奈杳然。

千载诗亡不复删,少陵谈笑即追还。常憎晚辈言诗史,清庙生民伯仲间。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

又从邻舍家,来折主人花。游处当年似,悲伤老去加。兴长歌易放,情密语无哗。归路生残月,春风醉袂斜。

岩桂花已空,时节秋尚暮。丛菊夹径幽,犹未金钿露。好客唤不来,衰疾推不去。山园何寂寥,秋声起竹树。西郊远尘境,更在山崦住。自应亲友绝,休问何以故。

玉色不受垢,照影清江滨。江雪岂不寒,枝头浑似春。

青楼临大道,一上一回老。所思终不来,极目伤春草。

杞花垂实玉关秋,壮岁无端去国愁。自笑年来身暴贵,画旗春色上龙楼。

一年三伏秋后前,大火更借炎官權。竹林仗履北窗眠,君方陆走水行船。君言半世苦迍邅,一官迟次安且便。瓜时骤及非偶然,今我不往人争先。交承久宦思田园,侧身东望心悁悁。民情厌旧期改弦,今我不往人烦冤。左符再下催行轩,欲挽君留胡得焉。君才胡敏性静专,天府四举贤书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