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成二年夏闻新蝉赠梦得

十载与君别,常感新蝉鸣。
今年共君听,同在洛阳城。
噪处知林静,闻时觉景清。
凉风忽袅袅,秋思先秋生。
残槿花边立,老槐阴下行。
虽无索居恨,还动长年情。
且喜未聋耳,年年闻此声。

作品评述

《开成二年夏闻新蝉赠梦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蝉声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十年的分别,每年夏天听到新蝉的鸣叫都会想起友人。今年,诗人与友人都在洛阳城,听到了新蝉的声音。蝉声在喧嚣中传来,让人感觉到周围的世界静谧清明。微凉的风吹过,勾起了秋天的思绪,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诗中还出现了残槿花和老槐树,它们倚立在花边和树阴下。诗人并没有怀疑友人是否思念他,因为他们之间一直存在着长久的情谊。诗人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听力还没有衰退,每年都能听到这种声音。

这首诗通过描写蝉声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蝉声和秋天的气息象征着分别和离别的感受,但诗中透露出一种长久的情谊和对友人的喜悦。整首诗旋律流畅,语言简练,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泽畔骚人未放回,江边又探腊前梅。已知无木相先得,固使凌寒特地开。杜老阁前劳赋咏,玉川窗外独惊猜。试思感旧伤千里,可以临风举一杯。

各自寻思取。更莫冤他人做。如今刬地怕相逢,愁多正在相逢处。人前不敢分明语。暗里频回顾。罗襟滴泪无数。匆匆又是空归去。

芳草萋迷一径斜,澹烟疏雨噪新鸦。城南春色浓于酒,醉杀千林桃杏花。

若圣与人吾岂敢,空言犹足慰虚生。明开教劝用常道,永使子孙持善名。此日贻谟情未显,他时受赐事非轻。庶几此意流天下,天下何由不太平。

予闻楚山竹,肉好发亦匀。陇上风雪饱,石根莓苔皴。搜林翦横吹,龙子愁水滨。作邑尚简易,岂必蹈昔人。愿为季长赋,安用瑶与珉。

浓墨新题付澹然,松坡为子老谈天。凭君推我行年看,何日归耕绵上田。

蔡公绝笔山川歇,荔子萧条二百年。选貌略如唐进士,慕名几似晋诸贤。岂无品劣声虚得,亦有形佳味不然。题遍贵家台沼后,请君物色到林泉。

月到啼蛩壁,风摇睡鹊枝。秋来客不寐,遥夜漏何迟。已近风霜节,寂无蚊蚋时。天时只自尔,浪遣宋生悲。

汉家宫殿荫长槐,嫩色葱葱芣染埃。天仗龙旗穿影去,钩陈豹尾拂枝来。青虫挂後蜂衔子,素月生时桂并栽。我意方向杜工部,冷淘唯喜叶新开。

世故还相见,天涯共向东。春归江海上,人老别离中。郡吏名何晚,沙鸥道自同。甘泉须早献,且莫叹飘蓬。

女伴新晴喜晒衣,老人閒步览春晖。隔篱一树桃花发,初见今年粉蝶飞。

轻红短白东城路。忆得分襟处。柳丝无赖舞春柔。不系离人只解、系离愁。如今花谢春将老。柳下无人到。月明门外子规啼。唤得人愁争似、唤人归。

伊洛多佳木,沙罗旧得名。常於佛家见,宜在月宫生。扣砌阴铺静,虚堂子落声。夜风疑雨过,朝露炫霞明。车马王都盛,楼台梵宇闳。惟应静者乐,时听野禽鸣。

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徐吹遥扑翠,半偃乍浮光。叶似翻宵露,丛疑扇夕阳。逶迤明曲渚,照耀满回塘。白芷生还暮,崇兰泛更香。谁知揽结处,含思向余芳。

月已中秋,菊还重九,夜久凉重。满地清霜,半天白晓,孤唱闻耕垅。萧萧窗几,依然琴砚,但觉鼠窥风动。悔生平趋前猛甚,晚退却成无勇。兴衰更换,妍媸淆混,造物大相愚弄。三衅羞人,五交贾鬻,侯伯宁无种。而今此念,消除都尽,惟有故山归梦。吾庐更,双溪清绕,万峰翠拥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归来誓墓学羲之,政坐机张触处危。久已光芒韬世阙,更能文采眩长离。奏书方朔三千牍,饮酒渊明二十诗。索米长安饥欲死,何如终保傲霜枝。

雪晴蓼甲红,雨足韭头白;虽无万钱具,野饭可留客。

圣人作神兵,以定天下厄。蚩尤发灵机,干将构雄绩。橐龠天地开,炉冶阴阳辟。南帝输火精,西皇降金液。炎炎昆冈荧,汹汹洪河擘。雷霆助意气,日月沦精魄。神气不在大,错落就三尺。直淬灵溪泉,横磨太行石。雄雌威并立,昼夜光相射。提携风云生,指顾烟霞寂。坚刚正人心,耿介

野坐分苔席, ——李益 山行绕菊丛。 ——韦执中 云衣惹不破, ——诸葛觉秋色望来空。 ——贾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