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昌叔韵

寄公无国寄锺山,垣屋青松晻霭间。
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飒水潺湲。

作品评述

诗词:《次昌叔韵》
作者:王安石(宋代)

寄公无国寄锺山,
垣屋青松晻霭间。
长以声音为佛事,
野风萧飒水潺湲。

中文译文:
寄托心思于无国之公,寄托于锺山,
围墙之内的屋舍,青松掩映在晦暗的云雾之间。
长久以来,将声音视为一种佛事,
野风萧瑟,水流潺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作品,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次昌叔韵》是一首咏史之作,表达了王安石怀念故乡、思念亲友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篇,“寄公无国寄锺山”,表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王安石因为政治事务离开了家乡,寄情于他所期望的理想国家,同时也将思念之情投射到了锺山之上。锺山是王安石的故乡,这里的青松、云雾等景物都成为他回忆家乡的象征。

接下来的两句,“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飒水潺湲”,表达了王安石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他将声音视为一种佛事,即将音乐和宗教融合在一起,表明了他对音乐的高度重视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野风的呼啸和水流的潺潺声成为了自然界中的音乐,与王安石内心深处的音乐追求相呼应。

整首诗词通过抒发思乡之情、表达对音乐的热爱,展示了王安石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王安石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意境,给人以静思和沉思的空间。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顽云不雨风称雄,扫花晚坐蓬莱宫。幅巾野服才相逢,华茵解下金线狨。人道青田双鹤、平舆二龙,笑揖群彦时一中。百寮之山直丛丛,回廊窈窕庭阴浓。园禽语变春事空,水花色静天机融。归来笑傲掀短篷,溪澄月白闻笙鸿。

不妨行细输先手,自觉心粗愧撞头。局破腰间斧柯烂,洗清凡骨共仙游。

疏风摆撼芙蓉沼。垅上梅英小。谁家姊妹去寻芳。粉面云鬟参杂、汉宫妆。邯郸奏罢宫中乐。邂逅同杯酌。老来花酒制颓龄。为爱嫣然娇靥、斗盈盈。

去年来甬东,旄倪喜劝色。色今画船西,行路亦嗟惜。去来本何心,民自作欣慼。达人了世缘,八极付挥斥。

两公贤比道州阳,总为勤民鬓已苍。喜雨喜晴俱有赋,乐忧宁止为诗昌。

雨後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

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

白露沙滩浸绿湄,小舟舣岸尚依稀。山回屏曲江连树,春锁人家深处归。

绿鬓先生自出林,孟光同乐野云深。躬耕为食古人操,非织不衣贤者心。眼众岂能分瑞璧,舌多须信烁良金。君看黄阁南迁客,一过泷州绝好音。

不居功,不合半,脱体其间过一遍。梦觉船浮明月波,眼寒雪拥芦华岸。

三月到盘洲,九曲清波聚。修竹荫流觞,秀叶题佳句。红紫渐阑珊,恋恋莺花主。芍药拥芳蹊,未放春归去。

君不见天台贺季真,监湖一曲光泠泠。又不见钱塘林处士,西湖千载成高名。千顷菰蒲抹岸白,几树寒梅疏影横。呼吸湖光映湖绿,两公便谓得此生。吾僚胸次本丘壑,中有林贺之高情。银盘夜色清镜动,便欲邀汝成三人。旋喜叵罗金在眼,肯议仙桂来无根。前时六浊皆运出,招此不夜归重

兜罗绵云常满谷,勃落叶衣无四时。中原百战血涂野,此老醉眠初不知。

路出金河道,山连玉塞门。旌旗云里度,杨柳曲中喧。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严霜敛曙色,大明辞朝暾。尘销营卒垒,沙静都尉垣。雾卷白山出,风吹黄叶翻。将军献凯入,万里绝河源。

客在关西春暮夜,还同江外已清明。三更独立看花月,惟欠子规啼一声。

束带殊憎市声沸,幅巾联复隐居寻。凌虚马鞍林峦表,滴翠驼裘涧谷深。个里膏肓空自许,何期烟雨挠重临。长瓶大白开狂喙,绝海驱山叹未禁。

驱马上危坂,暮鞭摇客愁。峰峦惊满目,咫尺拟回头。红树映野店,白云藏县楼。须知此北下,地底风豳州。

人生长与赏心违,莫遣樽前笑语稀。老去未羞花插帽,醉来不怕酒淋衣。免听画鼓催朝去,且驻金鞍待月归。休道东风犹早在,落梅已扑翠苔飞。

温渚停仙跸,丰郊驻晓旌。路曲回轮影,岩虚传漏声。暖溜惊湍驶,寒空碧雾轻。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眺听良无已,烟霞断续生。

枕上半醒中酒病,楼前时过卖花声。千门万户俱更换,惟此依稀旧太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