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竹

门对南邻竹,青青玉万竿。
虽然无地种,且得隔篱看。
露叶晴犹湿,风枝夏亦寒。
但教休剪伐,日用报平安。

作品评述

对竹

门对南邻竹,青青玉万竿。
虽然无地种,且得隔篱看。
露叶晴犹湿,风枝夏亦寒。
但教休剪伐,日用报平安。

中文译文:
竹子生长在我家门口的南边,翠绿的竹笋随处可见。虽然我没有种植它们的土地,但我可以透过篱笆隔着看。在晴朗的清晨,竹叶上还留着露珠,而在夏天,竹枝也能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请让它们自由地生长,不要随意砍伐,这样它们就能给我带来平安和安宁的日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家门前的竹子。竹子象征着朴素和坚韧,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的竹子生长在邻里之间,门对南邻,展现出近邻的亲近感。竹子的翠绿色彩和万竿的数量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

尽管作者没有竹子的土地,但他可以透过篱笆欣赏到它们,这传达了一种无私的观察和欣赏之心。无论是清晨的露珠还是夏天的清凉,竹子都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保护心愿。他希望竹子能自由地生长,不受砍伐之苦,以此来祈求平安和安宁。这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的观念。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美丽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观察竹子,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安宁平和生活的追求。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朴素而又美好的意境,引发读者对自然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诗词推荐

春宵短。香闺寂寞愁无限。愁无限。一声窗外,晓莺新啭。起来无语成娇懒。柔肠易断人难见。人难见。这些心绪,如何消遣。

花飞春减绿阴成,不住风光绕禁城。山寺晚晴蝉欲噪,柳林犹啭数声莺。

梅花出修竹,照影清溪深。微风散寒香,上有幽栖禽。扁舟载我来,春色不用寻。驱童贳村酒,老瓦随意斟。兴酣岸乌巾,大啸唤老林。明月在青天,霜气袭衣襟。归来草堂静,独坐弹鸣琴。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更阑何事识秋清,历历江湖兴致新。犬吠数声风外舻,隔城同是未眠人。

大地雪漫漫,春风依旧寒。说禅说道易,成佛成祖难。

闺夕绮窗闭,佳人罢缝衣。理琴开宝匣,就枕卧重帏。夜久灯花落,薰笼香气微。锦衾重自暖,遮莫晓霜飞。

如闻车马亦惊猜,政用此时持事来。争得低头向暗壁,万千呼唤不能回。

春雨添花,绕阑来看花开否。海棠红瘦。绿叶花如豆。梨雪生香,近在清明候。花为友。莫轻孤负。预问邻家酒。

生耽对簿与闲游,(伯夔为海国人讼湘矿有连时时沪公堂传讯)摇兀车箱驾海舟。排雁峰峦收暝色,楼鸦榆柳带残秋。袖携诗句清而远,坐接谈谐去又留。箕斗插椽浮茗气,还裁寸恨如灯不。

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

匪兕匪虎吾道非,鸜之鹆之侯不归。山南山北靡有定,瀼东瀼西生计微。颓墙宿莽露泥泥,荒田野菊秋菲菲。和止安息,我行安之。噫吁嘻!过殷墟兮麦渐渐,览周原兮黍离离。黍麦之秀,黍麦之有。无麦无禾,不耕胡取。白骨兮成豀,膏肉兮成泥。已焉哉!想自古之如彼,匪斯今之可哀。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古木( 一作树) 生云际。孤帆出雾中。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去日惊涛远拍天,飞廉几覆逐臣船。归舟陡顿能安稳,便觉君恩更焕然。

云犀玩月璨含辉,木马游春骏不羁。眉底一双寒碧眼,看经那到透牛皮。明白心超旷劫,英雄力破重围。妙圆枢口转灵机,寒山忘却来时路,拾得相将携手归。

旧国仍连五将营,儒衣何处谒公卿。波翻远水蒹葭动,路入寒村机杼鸣。嵇康书论多归兴,谢氏家风有学名。为问西来雨中客,空山几处是前程。

本无迷悟数如麻,独许灵云是作家。借问遍参诸祖客,不知何处见桃花。

夜晴那得晓来泥,才见金钲浴绀池。一阵五更松上雨,元来睡著不曾知。

寄家苕霅上,万里故乡愁。未入金门奏,还为玉局游。孤忠徒耿耿,一病竟休休。为国惜人物,凄然老泪流。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