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极知云月浩无边,所恨舂容欠大篇。
宵立我犹嫌俗士,形臞尔可配儒仙。

作品评述

诗词:《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朝代:宋代
作者:方蒙仲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是宋代诗人方蒙仲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云、月、梅花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抒发。

诗词的中文译文:
极知云月浩无边,
所恨舂容欠大篇。
宵立我犹嫌俗士,
形臞尔可配儒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对梅花的赞美和景观的描绘为主题,通过对云、月、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诗的前两句“极知云月浩无边,所恨舂容欠大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诗人深知云和月的浩渺无边,但他却觉得自己的才思欠缺,无法将这样的景象完全表达出来,因此感到遗憾。

接下来的两句“宵立我犹嫌俗士,形臞尔可配儒仙”将诗人的情感投射到自己的形象上。诗人在夜晚独自站立,感叹自己的平凡和不足,认为自己与那些卓越的文人相比显得平庸,但却认为自己和梅花有着相互配合的关系,暗示了自己的修养和高尚品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云、月、梅花的景观之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情的不满和追求卓越的渴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追寻,同时也透露出对自身的反思和自我要求。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梅花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它在宋代文人诗歌中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展示了方蒙仲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对诗歌表达的精湛技巧。

诗词推荐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

名父难为子,纤瑕即辱身。直须留面目,他日见先人。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识个人人,恰正二年欢会。似赌赛、六只浑四。向巫山、重重去,如鱼水。两情美。同倚画楼十二。倚了又还重倚。两日不来,时时在人心里。拟问卜、常占归计。拚三八清齐,望永同鸳被。到梦里。蓦然被人惊觉,梦也有头无尾。

雨余翠袖琼肤润。一枝想像伤春困。老眼见花时。惜花心未衰。酿成谁与醉。应把流苏缀。泪沁枕囊香。恼侬归梦长。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郑州跛男子,识者惟客师。深沉有容量,不为同列知。唾面戒其弟,俯世一何卑。君看白水涧,沫额宣驽资。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种接他枝宿土乾,花开抵得北风寒。蛹须负雪疑蜂蛰,毛叶粘霜若蝟攒。蕤破极冬悬蜡蒂,果收初夏摘金丸。冻香便觉饴如蜜,树掩卢村月色宽。

城外升山寺,城中望宛然。及登无半日,欲到已经年。

天雪霰成先暴集,地中阳复已如期。穿林斗觉萦风急,入袖初惊学舞迟。楼上温貂方贳酒,竹间寒雀未辞枝。平明君向螭头立,玉座炉烟细细时。

黄发真人戴玉冠,身骑金虎佩苍鸾。俯窥日月行丹极,贪礼星辰拜石坛。幡影一庭仙掌净,钟声万户彩云寒。朝元初罢千官下,碧宇沉沉夜未阑。

纤纤新月挂黄昏,人在幽闺欲断魂。笺素拆封还又改,酒杯慵举却重温。灯花占断烧心事,罗袖长供挹泪痕。益悔风流多不足,须知恩爱是愁根。

老树半藤萝,野色入窗户。空明浮屋梁,萧爽发幽趣。晚凉进微风,平江泻烟露。露久山月来,蝉声发高树。

天涯片云去,遥指帝乡忆。惆怅增暮情,潇湘复秋色。扁舟宿何处,落日羡归翼。万里无故人,江鸥不相识。

蒲卢喻政意何如,此语源流亦自洙。若愿小民皆类我,须知类我始生徒。

冈路阴阴忽半规,无盈万古亦无亏。凿开空洞地有眼,劈下广寒天不知。小著山河偏影处,平分蟾桂上弦时。游人莫讶清光少,照见江东几盛衰。

回岩客子卖墨人,诸孙卖笔笔有神。墨翁已入蓬莱殿,笔孙有愧中书君。迩来小孙兼好画,两幅溪藤七匹马。虎狼避路狐免藏,逆风吹沙霜满野。邛崃关头大渡河,使君五马千丈坡。猎将一围看蛮走,醉敲铜鼓蛮踏歌。急收此画人莫识。矍铄之翁夸笔墨。不知再泛洞庭船,袖中一剑随飞仙。

邑人见说渐相安,更把西山作样看。有人社民行志易,不宽不猛得中难。设施新法须明允,掩盖前愆莫纠弹。便作真王何用假,安排旗鼓即斋坛。

鹤归已改新城郭,牛卧重寻旧墓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