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赠二首

闻道将雏向墨池,刘家还有异同词。
如今试遣隈墙问,已道世人那得知。
世上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
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

作品评述

《重赠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将雏回到墨池,
刘家仍有异同之辞。
如今试将困境告诉隈墙,
已经告诉世人,他们怎能明白呢?
世间人们无法真正了解,
只有那为爱捧心的姜芽。
如果说柳家没有子弟,
那往年何事乞求西宾呢?

诗意:
《重赠二首》这首诗词展示了柳宗元在唐代政治充满变幻的时期的心境和思考。诗中通过对自身遭遇和社会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他人对自己和家族的误解的愤懑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通过反思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的痛苦感受。诗中的"墨池"象征困境和黑暗,"将雏"指代作者自己,暗示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和困顿。同时,诗中提到刘家的异同词,暗示了他们对作者的评价和看法存在分歧。诗人试图将自己的困境告诉隈墙(指社会大众),但他觉得无论如何也无法被世人理解。他认为世间的人们缺乏真正的了解和认知,只有那些为爱执着的人们(姜芽)才能真正理解他的心境和经历。

最后几句诗中,作者提到柳家是否没有子弟,并暗示自己曾经向西方的贵族乞求过帮助。这表明作者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对名门世家的不屑。整首诗词通过对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忧愤之情和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该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凝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柳宗元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

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永州司马。宗元少精警绝伦,为文章雄深雅健,踔厉风发,为当时流辈所推仰。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居闲益自刻苦。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读者为之悲恻。元和十年,移柳州刺史。江岭间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卒,年四十七。集四十五卷,内诗二卷,今编为四卷。

诗词推荐

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

桃李因风花满枝,因风桃李却离披。惨舒相继不离手,忧喜两般都在眉。泰到盛时须人蛊,否当极处却成随。今人休爱古人好,只为今人生较迟。

高卧何须说打乖。小篱过雨翠长街。缃桃定有踏青鞋。晴日又思花处所,东风绝似柳情怀。人间安得酒如淮。

他年蒙渥泽,方玉带围赪。

无因暂泊鲁阳戈,白发兼愁日日多。只恐雪晴花便尽,数来山寺亦无他。

外泽里常粗,元知似瓠壶。仕因无援困,学为背时孤。轩盖愁城市,风烟落道途。它年游万里,不必念归吴。

东风一夜吹寒食,枝头片红犹恋。宿酒初醒,新吟未稳,凭久栏杆留暖。将春买断。恨苔径榆阶,翠钱难贯。陌上秋千,相逢谁认旧时伴。轻衫粉痕褪了,丝缘馀梦在,良宵偏短。柳线经烟,莺梭织雾,一片旧愁新怨。慵拈象管。待寄与深情,难凭双燕。不似杨花,解随人去远。

尘中个个贪名利。要赛石崇富贵。争奈前程不讳。莫也难逃避。悟来诈做**地。便是脱家奇计。炼气全神圆备。得赴蓬莱位。

古人风帽古人心,独处胡床拥鼻吟。曾道先生清似水,东篱无惜种黄金。

黄金匀揉万英开,步绕清芬过砌台。一笑欣然超鼻观,知公曾到月中来。

一公持一钵,相复度遥岑。地瘦无黄独,春来草更深。

得朋宦游乐,不觉在山中。惯住家乡似,频过骨肉同。凭栏但烟树,振袂忽霜风。远别无穷意,君归我已东。

天花六出瑞午林,公溥明通造化心。农望丰年知兆朕,物涵生意总怀任。兔围奕奕夸圭璧,薇戍霏霏咏昔今。惊重老枝长玉立,主张阳类杜群阴。

云门山口云徘徊,居士道与山崔嵬。清时肥遁古亦有,惊猿怨鹤今谁偕。居士高卧白云堆,山门时为猿鹤开。溪花野草自春色,云芝石笋宁须栽。软蒸抱石倾新醅,麋鹿惯我还无猜。宁知玉署思贤切,御手调羹等客来。

家近祝融峰,登科遇至公。悲秋双鬓改,佐幕十年中。食蘗心常苦,占蓍命未通。瓯闽路虽远,荆楚俗多同。投刃应馀地,当樽莫暂空。援毫如草檄,又是愈头风。

永怀凝神公,履正群仙夸。流目厌尘土,轩冕卑泥沙。羽盖承倒景,飙轮泛晨霞。前旌络霄队,驻节王母家。真童发清谣,云表翔哀笳。楼居映朝日,服采明珠华。万春等朝菌,欢事讵可涯。瑶席未终醼,零落蟠桃花。想同董奉君,更寻上汉槎。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天寒猎兽者,走上樊姬墓。

饱饭闲游绕小溪,却将往事细寻思。有时思到难思处,拍碎阑干人不知。

岷峨山中千岁松,枝虬干直摩青空。雪霜剥落中不槁,膏液下与灵泉通。龟跧凫伏自磊碕,金坚玉洁仍丰融。篝明夜取喜得隽,煮鼎朝听如吟风。杵成坐上看飞雪,更和酪乳收全功。当知至味本无味,子若服之寿莫穷。巽岩脊梁硬如铁,冠峨世云佩明月。百好都随春梦空,大药独传鸿宝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