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其十二)》
拼音和注音
wú yì wú kě bù kě , shì tú yǐ ér dài ér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无可:犹言无可无不可。不能,无法。犹言没有可以。
已而:1.不久;继而:突然雷电大作,~大雨倾盆。2.罢了(bà·le)。
可不:1.岂不;难道不。2.表示附和赞同对方的话。
无可不可:无可不可wúkěbùkě[becauseofbeinghappyorexcitedataloss]形容极度兴奋而不知该怎么好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湖田未论厚薄,颇堪伏腊之资。
吾意无可不可,世途已而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