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哭吴上舍经治二章(其二)》
拼音和注音
wèi jǐng hán fēng gǔ jìng hán , dài qián huáng tǔ jiǔ xiān q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黄土:一种疏松、粉砂质的黄色土状沉积物。矿物成分多为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类。多孔隙,干燥时坚实,遇水易散,抗蚀性弱。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
寒风:秋冬寒冷的风。
风骨:(名)①指诗文书画中雄健有力的风格。②指人刚强不屈的品格。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未警寒风骨竟寒,待乾黄土酒先乾。
生持门户愁孤立,死托亲朋信大难。
梦尾灯烟摇堕叶,楼心琴语送流湍。
诸郎强拭麻衣泪,恐使深堂白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