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

君不见武安前堂立曲旃,官高得厚多忧患。
又不见夏侯好妓贫无力,帘箔为衣人莫识。
两人操行虽不同,辛苦经营实如一。
不如君家激水石中流,听之有声百无忧。
笙竽窈眇度溪谷,琴筑凄咽穿林丘。
高人处世心淡泊,众声过耳皆为乐。
退食委蛇石上眠,幽音断续床前作。
正如古人乐易多欢娱,积土为鼓块为桴。
但能复作太古意,君家水乐真有余。

作品评述

《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未曾见过武安前堂上立着华丽的帷幔,官位升高了,却带来更多的忧虑。你也未曾见过夏侯好妓因贫穷无力,只能以帷幔为衣,无人识别。两人的品行虽然不同,但辛勤经营实际上是一样的。与其像你家那样激动不安,不如倾听东阳水中的流动声音,这样无忧无虑。笙竽声音低迷地在山谷中回荡,琴弦凄凉地穿越林木丘陵。高人处世心态淡泊,对于众多声音皆能成为乐趣。离开饮食,躺在蜿蜒的石头上入眠,幽音断断续续地在床前响起。正如古人喜欢享受各种欢乐娱乐,用土积累成鼓,用木块敲击成鼓槌。但只有能够再现古代的意境,你家的水乐才真正称得上是丰富多彩。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通过对比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一方面,诗中描述了官员和妓女的困境,暗示了社会地位和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安宁。另一方面,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中的美妙声音,表达了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他认为那些能够超越物质欲望、心态淡泊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呼唤。通过描写武安前堂上的官员和夏侯好妓的境况,诗人以一种冷静的观察者的姿态,揭示了权势和财富背后的困扰和无奈。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乐亭中的自然声音,如笙竽、琴筑等,它们代表了宁静、和谐和自然之美。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清静宁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中的“高人处世心淡泊,众声过耳皆为乐”是诗人对于高尚人物的赞美,他们能够超脱物质的束缚,内心淡泊宁静,对世俗的喧嚣不为所动,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而诗末的“君家水乐真有余”则是对于诗人朋友子瞻的赞美,他的水乐使人感受到了古代的意境,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造诣。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比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宁静生《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不见武安前堂立曲旃,官高得厚多忧患。
你是否看到过武安前堂上竖立的华丽帷幔,官位升高带来的忧虑增多。
又不见夏侯好妓贫无力,帘箔为衣人莫识。
你也未曾看到夏侯好妓因贫穷无力,只能以帷幔为衣,无人知晓。
两人操行虽不同,辛苦经营实如一。
这两个人的行为虽然不同,但辛勤经营的努力却是一样的。
不如君家激水石中流,听之有声百无忧。
与其像你那样忧心忡忡,不如去听君家东阳水中流动的声音,这样就能百无忧虑。
笙竽窈眇度溪谷,琴筑凄咽穿林丘。
笙竽的声音幽远地在溪谷间回荡,琴弦的声音凄凉地穿越林木丘陵。
高人处世心淡泊,众声过耳皆为乐。
高尚的人对待世事心态淡泊,对于众多声音都能以乐观的心态看待。
退食委蛇石上眠,幽音断续床前作。
不再进食,倚靠在弯曲的石头上入眠,幽音断断续续地在床前响起。
正如古人乐易多欢娱,积土为鼓块为桴。
正如古人乐意多样,用土积累成鼓,用木块击打成鼓槌。
但能复作太古意,君家水乐真有余。
但只有能够再现古代的意境,你家的水乐才真正称得上是丰富多彩。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一方面,诗人描写了官员和妓女的困境,暗示了社会地位和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安宁。另一方面,他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中的美妙声音,表达了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认为那些能够超越物质欲望、心态淡泊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呼唤。通过描写武安前堂上的官员和夏侯好妓的境况,诗人以冷静的观察者姿态,揭示了权势和财富背后的困扰和无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乐亭中的自然声音,如笙竽、琴筑等,它们代表了宁静、和谐和自然之美。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于淡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上已当羁旅,飘然浙水东。好花闲照水,宿雨冷连空。灵武兵方振,燕然信未通。无人方老子,有泪湿春红。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人疑鱼托石,我谓石为鱼。持以赠君子,端能辟蠹书。无情逐波浪,有此璠与玙。坐得江湖意,萧然亦起予。

九秋白玉盘高,夜来冷射银河水。好风清露,碧梧高竹,凉气。女手香纤,一山黄菊,半青橙子。趁鹅儿新酒,?云漉雪,一年好、君须记。我走天东万里。笑归来、山川良是。沙鸥远浦,野麋丰草,唯便适意。但愿当歌,月光常共,金樽摇曳。听穿云声里,惊人秀句,卷澄江醉。

瀼瀼白露坠,独起行绕篱。岂泥兹晨游,偶谐昔人期。白衣已缥缈,幅巾自淋漓。举杯泛寒荣,何以慰所思。登山极野望,涕泗空涟洏。戚戚霜叶语,雁过鸣声悲。参军尔何事,帽侧无人知。莫轻一时谑,贻此千载嗤。餐英饮沆瀣,政坐骚人痴。起酹彭泽翁,此意堪语谁。

平时觞咏妨生理,此去狂疏托上官。但使推敲贷冲节,不烦排日报平安。

祖心流庆我生儿,说与吾儿初诞时。吉梦觉来珠蚌坼,喜声浮动玉麟知。如今弱冠归妻后,此是平生进德基。自有季方家样在,一门诗礼要扶持。

南征北伐报功频,刘氏亲为魏国宾。毕竟以丕成霸业,岂能于汉作纯臣。两都秋色皆乔木,二祖恩波在细民。驾驭英雄虽有术,力扶宗社可无人。

未是全衰暮。但相思、昭亭数曲,水村烟墅。只比儿儿额上寿,尚有时光如许。况坎子、常交离午。须信火龙能陆战,更驱他、水虎蟠沧浦。昆仑顶,时飞度。东皇蓦向昆仑遇。道如今、金阶玉陛,待卿阔步。犹恐荆人攀恋切,未放征帆高举。怕公去、狐狸嗥舞。江汉一时谁作者,想声声、

一凤将两雏,往乞五色羽。谁有大势力,成此拮据心。若无出家心,勤苦难成就。但令发弘誓,谁不起慈悲

绿橘梢头几点春。似留香蕊送行人。明朝紫凤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歌渐咽,酒初醺。尽将红泪湿湘裙。赣江西畔从今日,明月清风忆使君。

北平山头羽穿石,将军醉眼横夜色。高堂白昼坐眈眈,想见负嵎俱辟易。铜环锁深双古槐,霍地啸舞含风雷。三生得非故人积,变化为我腾空来。目光射庭威百步,童奴近前初不怒。再三未敢尺箠麾,生绡张罗红打围。头如可编须可捋,约莫留皮是浑脱。世上丹青得许神,向来叶公龙乃真。

荡漾舟中客,徘徊楼上人。沧波浩无主,两桨邈难亲。

谋身从昔本迂疏,岂料余年却晏如。盘箸无时阙鲑菜,道途随事有舟车。故衣已敝月三浣,短发虽残日一梳。里巷浮沉亦何憾,见贤犹及渡江初。

一刻之閒直万金,苦无不可共幽襟。成年不作西湖想,听得啼莺不自禁。

上助清欢。女伴相将,调笑入队。春楼有女字罗敷。二十未满十五余。金钚约腕携笼去,攀枝摘叶城南隅。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芳草路。东风吹鬓不可亲,日晚蚕饥欲归去。归去。携笼女。南阳柔桑三月暮。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频驻。蚕饥日晚空留顾。笑指秦楼归去。石城女子

此公去暑似新秋。吏毒一句句。行县胜监州。觉甘雨、随车应求。鹭清为酒,螺清为寿,起舞祝君侯。急召也须留。廿四考、中书到头。

乐后无饮锦周遭,华艳偏宜望处高。结绮楼深迷玉树,销金帐暖醉羊羔。先驱瑞节眩农李,近侍舞衫环倩桃。乞得巫云来芘护,蜚廉作横示应饕。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炀帝堤边柳,凋零几度秋。蝉声悲故国,莺语怨荒丘。行殿基何在,空江水自流。行人休折尽,折尽更生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