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前人见示

世事纷纷乱似丝,放教公道总堪诗。
三年仁政从头去,百里人心是己知。
脉络相关真为国,毫厘不便甚捐肌。
残生何幸身亲见,也拟公堂举寿卮。

作品评述

《又次韵前人见示》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世事纷纷乱似丝,
放教公道总堪诗。
三年仁政从头去,
百里人心是己知。

脉络相关真为国,
毫厘不便甚捐肌。
残生何幸身亲见,
也拟公堂举寿卮。

中文译文:
世事纷纷如丝纷乱,
放纵教化公正无私,
三年仁政从头开始,
百里之内人心皆知。

国家的血脉紧密联系,
一丝一毫也不轻忽,
残存的生命何其幸运,
也希望在朝廷上祝寿。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混乱纷扰的世界,但它同时呼吁公正和道德,表达了对清廉政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关切。

作者通过使用“世事纷纷乱似丝”来形容世界的混乱,暗示了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惑。然而,他认为放纵教化和追求公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因为“放教公道总堪诗”。这句话意味着只有真正尊重公正原则和道德准则,才能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

接着,诗人提到了“三年仁政”,强调了良好的治理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实施仁政才能恢复秩序和稳定,因为“百里人心是己知”。这句话表达了对人民心声的关注,强调了政府的责任是为人民谋福祉。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通过使用“脉络相关真为国”和“毫厘不便甚捐肌”,表达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认为,国家利益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是微小的牺牲也是值得的。这种牺牲精神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

最后两句中,作者表达了对幸存者的关怀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在公堂上受到崇敬和祝寿。这也可以被理解为对治理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履行职责,使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和稳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秩序的关切和对公正政治的向往,呼吁治理者追求仁政,努力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

诗词推荐

多水少尘埃,经年不扫苔。竹繁频洗菜,松老别求栽。雪窦看碑入,云窗晒帖开。徐文与张羽,乘月想能来。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功成无所用。楚楚且华身。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安得郢中质。一挥成斧斤。

玉海书来喜欲狂,餐霞食瀣齿牙香。固应宗派名江右,底用宫袍入建章。今代欧黄真有种,向来沈鲍肯同行。只今五集三千首,但觉荧煌锦绣张。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

刚有下水船,白日留不得。老人独自归,苦泪满眼黑。

东南有佳士,文高志清苦。翩然请郡章,入居使君府。霅水生春澜,莹净沙可数。霁日明旌旗,长风送鐃鼓。烟帆十丈船,湖山一抔土。橘嫩宴亭秋,茶香斋阁午。神欢所适宜,动默造幽覩。应念怀铅人,垂头证鱼鲁。

隋朝桧下访仙真,五十年前夜榻身。至道宫前天目顶,羡公去作卧云人。

泗水流急石纂纂,鲤鱼上下红尾短。春冰销散日华满,行舟往来浮桥断。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

疾风吹倒庭前树,更有飞来雨如注。终朝畏暑自脱巾,亟起收书不能屦。前山云重如泼墨,坐想溪流高数尺。是间无乃隔分龙,点滴才堪清几席。前时小旱已作忧,三日为霖遂不休。早禾尽实晚禾秀,造物于此功无留。只今望霓尤所急,百里之行半九十。民乃奔走奉神祠,神盍经营足民食。

新松□绿草,古柏翳黄沙。珮珂客惊鸟,绮罗人间花。蹙尘南北马,碾石去来车。川晚悲风动,坟前碎纸斜。

醉眠春一榻,不记梦伊何。落月明红叶,寒厅暗绿莎。敝袍为客久,高枕阅人多。未有匡时策,无心中甲科。

梦回啼鸟聒幽棂,古篆香烟结画屏。谈麈一挥尘事少,离骚才读醉魂醒。闲居便是人间乐,克己何须座右铭。但了耕桑□门户,我生安分合宁馨。

谁谓石一拳,不作江流碍。朝来扬帆西,瞥若骥历块。龙眼风火矶,培塿视华岱。似闻潢潦时,亦复鼓湍汇。凿去本不难,奇巧禹所爱。其上嘉树密,其侧鱼网晒。居惟羡渔乡,复欲老犊背。西归傥得此,庸敌七里濑。

衮衮红尘五月留,来时落木不胜秋。只今春事浓如许,万里沧浪又一舟。

为儒为吏两无功,采石铜官邂逅同。四见清明今一换,归欤我欲片帆东。

于穆清庙,聿修严祀。四县载陈,三献斯止。笾豆撤荐,人祗介祉。神惟格思,锡祚不已。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跨溪临岸各清真,上客来临景更新。幽树好花修竹色,相鲜浮动镜中春。

枯旱岁十九,无若今岁酷。日色虽许赤,苗心尚余绿。举觞劝睡龙,雄飞胜雌伏。作意收桑榆,前愆傥容赎。

残猎渭城东,萧萧西北风。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臂挂捎荆兔,腰悬落箭鸿。归来逞馀勇,儿子乱弯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