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忠节祠》
拼音和注音
zhēn rén qǐ , yuán yùn hu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真人:1.道教所说修行得道的人,多用作称号,如“太乙真人”、“玉鼎真人”。2.真实的非虚构的人物。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真人起,元运隳。滇南由蘖,鸱张何为。
武臣请师殄勿遗,皇仁如天兼覆之。
曰汝云,蘖且平,汝能与朕为陆生。
一使功贤十万兵。
滇蘖猘,图反噬,劫我使臣改椎结。
使臣指心向天誓,头可斫,臂可断,服不可异。
中郎旄,侍中血,前有忠文后忠节。
滇南澶漫双像设,千秋万古,庙食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