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

羁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
衰颜聊自哂,小吏最相轻。
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
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作品评述

《久客》是一首唐代杜甫的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外地漂泊的生活以及他对身边事物的感受。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久客知交情,深处见俗情。
形容衰颜岂是真,小吏最相轻。
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
像狐狸那样的动物算什么,豺虎却在横行。

诗意和赏析:
《久客》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在外旅居时对人情世故的体会,以及他对离乡别亲友的痛苦之情。"羁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指出了杜甫在外漂泊久了,渐渐了解了他人的真实面目。他的容颜变老了,但有些人却不珍惜他的交情,他们中的小吏们最看不起他。"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是描写了杜甫离开国家时,他对忠臣王粲的哀悼以及对能言善辩的朋友贾生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是对身边险恶的人物的不屑和对自己的无奈之感。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外凄凉的生活环境和对友情和国家的思念之情。杜甫在诗中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深刻的感慨,展示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力。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社会的残酷和自己的无助感,同时也传达了对真挚友情和国家的热爱。这首诗揭示了杜甫作为一个诗人的使命感,即要关注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不公,捧起真挚的友情和对国家的思念之情,用诗歌为之呐喊和呵护。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一见心亲十载前,相望南北久茫然。喜倾白发论文酒,重访清江下濑船。志大肯同悲抱璞,识高宁许笑求田。已闚品藻传荆楚,更味阳春白雪篇。

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松桂无赤日,风物饶清激。逍遥展幽韵,参差逗良觌。道胜不知疲,冥搜自无斁。旷然青霞抱,永矣白云适。崆峒非凡乡,蓬瀛在仙籍。无言从远尚,还思君子识。波涛漱古岸,铿锵辨奇石。灵响非外求,殊音自中积。人皆走烦浊,君能致虚寂。何以祛扰扰,叩调

滂沱一雨洗清秋,千里郊原旱气收。急遣奚奴洗觥盏,醒心亭上看溪流。

结伴游黄山,良辰值暮春。美景层层出,眼界日日新。奇峰高万丈,飞瀑泻千寻。云海脚下流,苍松石上生。入山虽甚深,世事依然闻。息足听广播,都城传好音。国际乒乓赛,中国得冠军。飞船绕地球,勇哉加加林。客中逢双喜,游兴忽然增。掀髯上天都,不让少年人。

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饮水。适性遂其生,时哉山梁雉。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雌雄与群雏,皆得终天年。嗟嗟笼下鸡,及彼池中雁。既有稻粱恩,必有牺牲患。

六花飞素。飘入枝头无觅处。密缀轻堆。只似香苞次第开。栏边欲坠。姑射山头人半醉。墙外低垂。窥送佳人粉再吹。

晓入麻姑瑞气浮,羽人重喜故人游。鹤从仙仗归丹穴,药种灵苗满旧洲。乔木老含春色澹,夜溪寒带月光流。登临已觉凡尘少,何必区区慕虎邱。

碧桃花,春婉娩。未断尘缘,暂别瑶池宴。谪限迢迢应未满。乘月骖鸾。曾有深深愿。帝城赊,凤楼远。长寿杯深,此际谁人劝。闷倚屏山凝泪眼。百和烟中,细想千娇面。

倚杖柴门外,踟蹰到日斜。儿童拾笋箨,妇女卖茶芽。掠岸过渔艇,隔篱闻纬车。年来诗料别,满眼是桑麻。

夕阳返照树头明,天外虹收放晚晴。洗尽尘埃初雨过,一蝉飞入绿槐鸣。

白发游梁晚,青山念楚归。魂销虽得别,战胜却成肥。障日都门盖,迎烟磵路衣。试寻南圃树,今长几多园。

浪云如雾如电,又如天海一沤。金棺现两脚板,铁叶护死髑髅。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1]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围炉独扔夜深红,已是摧颓一老翁。断简半披还半掩,如今不作蠹书虫。

细修佳传酬知己,曲就微生赖若人。一点报恩心独在,时时常见梦中身。

毓秀方壶应半千,先春二日秩初筵。澄陂万顷难同量,野鹤高标不计年。楚国洁清真有继,石君孝谨更光前。久期卓令三公秩,尚借陈蕃别驾贤。纷若尽随春卉媚,恬然独与雪筠坚。鄙人辱眷尤钦佩,拜寿裁诗佐玉船。

蓬岛三山在寸心,先生何事混凡尘。不因门外家人谨,还是无缘遇洞宾。

将船何处去,钓彼大回中。叔静能鼓桡,正者随弱翁。将船何处去,送客小回南。有时逢恶客,还家亦少酣。

纱巾一幅立斜阳,本尚无闲况有忙?鸡犬往来空自得,禽鱼翔泳各相忘。欲衰莎草无多绿,未落梧桐已半黄。徂岁匆匆成绝叹,瓦沟行复见新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