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固

非窦太皇崇老子,呵公孙子诧周公。
汉廷可是无骁勇,刺彘须烦九十翁。

作品评述

《辕固》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辕固

非窦太皇崇老子,
呵公孙子诧周公。
汉廷可是无骁勇,
刺彘须烦九十翁。

【中文译文】
不是窦太皇崇拜老子,
唉呀,公孙子对周公感到惊讶。
汉朝的廷臣只有智谋而无勇猛,
刺杀猪需要麻烦九十岁的老人。

【诗意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时代的对比,表达了刘克庄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评。诗中提到了窦太皇、老子、公孙子、周公等历史人物,以及汉朝的廷臣和刺杀猪的场景,这些形象的对比和反差揭示了作者对时代现象的不满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窦太皇崇拜老子,窦太皇是指窦皇后,她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对老子的崇拜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对于道家思想的推崇和追求。

接着,公孙子对周公感到惊讶,这里引用了《公孙大娘》的典故,公孙大娘是孟子的妻子,她对于孟子的学问和思想表示钦佩和惊叹。这里作者通过对公孙子和周公的对比,暗示当时社会上对于孔子思想的尊崇和传承。

然而,汉朝的廷臣却只有智谋而无勇猛,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官员缺乏勇猛精神和实际行动的失望和不满。作者认为政治官员应该具备骁勇的品质,而不仅仅是智谋。

最后一句描述了刺杀猪需要麻烦九十岁的老人,这里通过对刺杀猪的描写,暗示了当时社会上某些事情需要依赖老人的智慧和经验,而年轻人则显得力量不足和无能为力。

【赏析】
《辕固》通过历史人物和时代现象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思考和批评。诗中的窦太皇、公孙子、周公等历史人物形象,以及对汉朝廷臣和刺杀猪的描述,都具有鲜明的对比和反差效果。

诗词中的反差和对比,呈现了作者对于时代现象的不满和思考,表达了对于政治官员缺乏勇猛精神的失望和对于传统思想传承的关注。同时,通过对于老人智慧和经验的赞美,也展示了作者对于老年人的尊重和敬仰。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观点,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时代现象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内涵和思想。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深入思考作者对于时代价值观的批判和对于传统思想的思考,以及对于勇猛精神和智慧经验的重视。同时,也可以体味其中对于历史人物形象的巧妙运用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昭君村里千年恨,神女峰前一梦成。不谓此州无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生。

猎猎风吹雨气腥,谁翻碧海踏天倾。如何农畯三时望,只得官蛙一处鸣。何处断虹残冷落,有时斜照暂分明。当车收辙云藏迹,依旧晴空万里平。

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夜月回孤烛,秋风试夹衣。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

投余兮录波,彼土偶兮柰何。余魂兮无依,依余兄兮山阿。兄姿兮甚雄,青骨兮朱弓。称天兮诉余冤,令谗夫兮不终。

云外青山是我家。两年城里作生涯。杜陵赏月延秋桂,彭泽无钱对菊花。初度日,感年华。三杯浊酒一瓯茶。尊前儿女休相笑,更有人穷似汝爷。

流苏空系合欢床,夫婿长征妾断肠。留得当时临别泪,经年不忍浣衣裳。

访客城南隅,故第何其雄,曲池犹瀁漭,土山尚巃嵷。颇闻此中人,易姓良匆匆。往时恩泽侯,意气干晴虹。乐曲播秦城,衣制闻汉宫。恨不逢季伦,讵肯交毛公。斥地西邻去,伐木南山空。百楹一传舍,顾极当年工。悠悠感成败,何独操镘翁。

莲实同房若弟昆,人情乖异不堪纶。只今昆弟成胡越,蔓草犹能庇本根。

两疏父子共含香,不独家荣国有光。剩欲展怀因问疾,孰知相对只衔觞。年侵身要兼人健,节近花须满意黄。从此竹林须小阮,只今未可弃山王。

一苇湘可航,风涛逮春深。裴台咫尺地,勇生复雨淫。窗前几红药,俯首如不禁。悠悠览物化,了了知予心。卜邻得佳士,问学方骎骎。端如云间鹤,不受尘埃侵。应门有长须,杖策许相寻。匪为食有鱼,杞桋采墙阴。听我清庙诗,三叹有余音。洋洋面世下,斯道岂陆沉。君看有本源,发端

齐朝庆裔祖敖曹,麟角无双凤九毛。声价五侯争辟命,文章一代振风骚。醉琴自寄陶家意,梦枕谁听益郡刀。补衮应星曾奏举,北山南海孰为高。

婆修盘头尊,曾礼大光明。以杖画佛面,悔达复天真。

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傥使怀袖中,犹堪袭馀馥。

西京别火位非高,薄有遗闻琐且劳。只算初识镜背字,敢陈法物诂球刀。

镇长在,不是坐禅并体拜。实相元来岂用修,越古超今含法界。

精舍傍修岭,道山随眼明。山遗僧偃迹,水作剡溪声。无雨竹亦润,有风松更清。上方真可住,不用触归情。

云车遥裔三珠树,帐殿交阴八桂丛。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叔夜弹琴歌白雪,孙登长啸韵清风。即此陪欢游阆苑,无劳辛苦向崆峒。

孤吟四望频。半欲离披半欲开。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莫惊客路已经年,尚有青春一半妍。试上方坦望春野,万条杨柳拂青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