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晁补之的《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yuè shǐ kě yīn qiān lǐ zhì , chūn fēng yuán zì wèi céng z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春风:(名)①春天温暖轻柔的风。②比喻恩惠。③比喻笑容:~满面。
未曾:(副)不曾;没有:~听说过此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原诗
未教落素混冰池,且看轻黄缀雪枝。
越使可因千里致,春风元自未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