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蓝仁的《拙者自号》
拼音和注音
yí qí zhuō bù shí , gǔ dào shuí rén x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古道:1.传统的正道。2.古朴。3.古代学术、政治等的道理、方法。4.古旧的路径。5.戏台上通往后台的左右门。
蓝仁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原诗
吾生何为者,老以拙自名。
眼拙摇空花,耳拙起虚鸣。
手拙持战栗,足拙方欹倾。
寸心更苦拙,百事无一成。
语言拙少味,交游拙寡情。
学拙志虑耗,道拙忧患并。
行当死于拙,掩骨依先茔。
傍人笑我拙,我拙亦有程。
圣贤既不辞,愚下孰敢争。
孔子拙陈蔡,伊尹拙割烹。
吕拙钓尚直,陶拙琴无声。
夷齐拙不食,古道谁人行。
我拙不有命,我拙自有诚。
宁甘抱拙枯,不作背拙荣。
传拙与子孙,用拙尽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