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六首

好乐世所共,欲禁安能舍。
孰能开其淫,要在习以雅。
敺人必如己,墨子见何寡。
惜哉後世音,至美不如野。

作品评述

诗词:《寓言六首》

中文译文:

卧病久不起,起来复躄倒。
卧者谓之病,起者名之蚀。
蚀者不自觉,病者自有识。
蚀者之病痛,病者无所觉。
卧者欲起时,起者未必病。
起者欲卧时,卧者亦未蚀。
蚀者与病者,皆欲得安宅。


常将卧病心,犹欲出门行。
卧者心未乐,行者心已骋。
卧者心未骋,行者心未趋。
卧者欲行时,行者亦已卧。
欲行与欲卧,行卧心不一。
心不一而行卧,何似常与一?
卧者与行者,皆欲得安宅。


卧病欲起时,忽遇大风雨。
雨雪不可行,风寒亦不舒。
卧者不著衣,起者亦无车。
起者像卧者,卧者亦如是。
如是卧与行,皆欲得安宅。


卧病欲出行,忽见雷电发。
雷电不可行,行者亦无马。
行者像卧者,卧者亦如是。
如是行与卧,皆欲得安宅。


卧病欲起时,忽遇大风雨。
风雨不可行,行者亦无舟。
行者像卧者,卧者亦如是。
如是行与卧,皆欲得安宅。


常将卧病心,犹欲作词章。
卧者心未乐,作者心已扬。
卧者心未扬,作者心未畅。
卧者欲作时,作者亦已卧。
欲作与欲卧,作卧心不一。
心不一而作卧,何似常与一?
卧者与作者,皆欲得安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寓言六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中通过六个寓言故事表达了人们在面临选择时常常犹豫不决、难以取舍的心理状态。

诗中多次出现的"卧病"和"起"象征着人们在行动和停滞之间的抉择。卧病者代表那些停滞不前、不愿冒险的人,而起者则代表那些积极行动、追求进取的人。诗中描述了卧病者和起者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彰显了人们在选择中往往受到外界因素和他人的影响,无法做出独立的决策。

诗中的大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则象征着外界的困难和阻碍,使得行动变得困难。这些困难无论是对于卧病者还是起者都是存在的,无论选择行动还是停滞,都会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困扰。

整首诗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的纠结和困惑,暗示了人生的选择并非轻松简单,而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诗中多次出现的"安宅"则代表着人们对于心灵的平静和安宁的追求。不论是卧病者还是起者,他们都渴望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宁和平和的居所。

通过这六个寓言,诗人王安石探讨了人们在选择中的犹豫和纠结,以及外界因素对于选择的影响。诗中并未明确给出应该选择行动还是停滞的答案,而是通过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让读者自行领悟。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人们内心斗争和选择的描绘,引发人们对于人生抉择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在做出选择时要理性思考,权衡利弊,并且充分意识到外界因素对于选择的影响。

总体来说,这首《寓言六首》既是一首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也是一种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它通过寓言的形式,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人们在选择中的纠结和困惑,同时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安宁和平和。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秋声入高梧,暝色上疏竹。南山拢青螺,过已净如沐。悠然孤飞云,窈窕转休麓。自疑归去晚,意欲窗下宿。道人等虚空,去来断追农。云来不吾拒,云去不吾速。相从一息顷,便觉静缘熟。何以照我心,老蟾挂枯木。

平生玉树伴蒹遐,晚岁春兰隔菊花。咫尺遂初堂下水,寄诗犹自怨人遐。

花拂阑干柳拂空。花枝绰约柳鬟松。蝶翻淡碧低边影,莺啭浓香杪处风。深院落,小帘栊。寻芳犹忆旧相逢。桥边携手归来路,踏皱残花几片红。

种种一何短,青青无复垂。可怜髡髦子,不见指冠时。

寒梦初回斗帐深,清辉忽破小窗阴。若为推上松萝月,展尽梅花一寸心。

夜来匆匆饮散,欹枕背灯睡。酒力全轻,醉魂易醒,风揭帘栊,梦断披衣重起。悄无寐。追悔当初,绣阁话别太容易。日许时、犹阻归计。甚况味。旅馆虚度残岁。想娇媚。那里独守鸳帏静,永漏迢迢,也应暗同此意。

家园大江东,清湓映匡庐。波光摇空阔,岚悴随卷舒。廊然形影消,所见惟清虚。此是列仙宅,当年来不居。一官老南北,十年弃樵渔。谅无飞升骨,宜与烟霞疏。子赤喜登临,持气为舟车。乘马搴虹蜺,俯涧窥蟾蜍。赋诗不计篇,饮酒动斗余。一为簪缨缚,屡感岁月除。西征临瀚海,东使

小径霜泥结冻时,幽人十日废筇枝。新晴池馆春来早,帘外鸣禽圣得知。

一卷赤松桥上老,三杯玉案瓮中仙。骑驴出去知何日,跨鹤归来得几年。

寺小经年久,地偏人到稀。山光含野色,泉脉出林霏。老树藏金粟,繁枝长绿衣。门前千岁柏,长日映清晖。

落日沧江雨,东风废苑春。莫言三国士,犹胜六朝臣。

枯槁蒙膏润,谁非喜雨人。儿童翻懊恼,惜不看鞭春。

万山深锁竹房幽,寒碧欺春恰似秋。人醉药炉凭鹤看,窗闲吟笔被猿偷。护岩苔色侵衣润,逼枕溪声入梦流。童子扫花关莫掩,恐妨诗社客来游。

赵璧微瑕岂易改,抉磨深贺得良工。古人规诲有馀乐,近世交朋无此风。二字相裨何预我,一篇兼报重烦公。新吟若挂高门外,价比千金迥不同。

长沙耆旧拜旌麾,喜见江潭积雪时。柳絮三冬先北地,梅花一夜遍南枝。初开窗阁寒光满,欲掩军城暮色迟。闾里何人不相庆,万家同唱郢中词。

厌听野雀语雕檐,怕见杨花扑绣帘。拈起绣针还倒拈。两眉尖,一半儿微舒一半儿敛。

百草头边法战时,钥旗未展露全威。直饶陆羽知端的,也落吾家第二机。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天假南湖一段奇,宾朋胥会只论诗。人生未老肯閒日,春色无边方盛时。林外好山看独惯,尘中新事问宁积压。从来邂逅且真率,花下杯传却莫迟。

飞阁穹隆轶翠烟,盂兰盛会众喧阗。且欣酷暑从兹减,渐有凉风快夕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