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见说蓬瀛上界连,谁知只在眼眼前。
但须牢踏脚根地,更要放开心里天。
世事可怜旋磨蚁,人情争慕集冠蝉。
若教禁脔曾知味,不似鱼羹饭泰然。

作品评述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探讨了人们在世俗尘嚣中的矛盾和追求。

诗词中文译文:
见说蓬瀛上界连,
谁知只在眼眼前。
但须牢踏脚根地,
更要放开心里天。
世事可怜旋磨蚁,
人情争慕集冠蝉。
若教禁脔曾知味,
不似鱼羹饭泰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郊外的景色和自然图景来反思人生的真谛。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了"蓬瀛上界",形容了一个神奇的仙境,而后又指出这样的仙境实际上只存在于眼前,借此表达了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接下来,诗人提出了两个关键词:脚根地和心里天。脚根地指的是踏实的生活基础和现实根基,而心里天则象征了人的内心世界和追求的理想。诗人认为,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应该牢牢踏实在现实中,不忘初心,不离本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世事可怜旋磨蚁,人情争慕集冠蝉"的对比来描述人们在世俗中的不同追求。旋磨蚁是指勤劳而平凡的蚂蚁,而集冠蝉则是指追逐虚荣的人。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地位的过程中可能会迷失自己,而忽略了生活的真正意义。

最后一句"若教禁脔曾知味,不似鱼羹饭泰然",诗人表达了一种豁达和从容的心态。禁脔是指禁食肉脊,而鱼羹饭则是指平凡而满足的饭菜。诗人认为,如果能够品味简单的生活和满足,就能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安宁。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寓意的交融,深入探讨了人们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与选择,表达了一种平实而豁达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诗词推荐

客从筠溪来,欹仄困一叶。忽逢章贡余,滉荡天水接。风霜出洲渚,草木见毫末。势奔西山浮,声动古城嶪。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心惊鱼龙会,目送凫雁灭。遥瞻客帆久,更悟江流阔。史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高谈对宾旅,确论精到骨。余思属湖山,登临寄遗堞。骄王应笑滕。狂客

二祧从孝祀,五典载虞嫔。显号追先志,阴功见後人。承颜亲不待,罔极痛如新。未有如椽笔,光容可得陈。

洞庭春色何年赋,越国王孙几种愁。今日忽亲鹦鹉杓,当家余韵落芳洲。

华子岭头云荡胸,秋高木落万山重,巨灵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

殷云凋叶晚晴初。篱落认奚奴。才近西窗灯火,旋收残夜琴书。秋深露重,天空海阔,玉界香浮。木落秦山清瘦,西风几许工夫。

岂无深山色,难教世人冷。春梦果然深,松风吹不醒。

夜来新长水三尺,雨过横流春一溪。翠柳颦眉花阁泪,乳莺空对妇鸠啼。

天遣为农老故乡,山园三亩镜湖傍。嫩莎经雨如秧绿,小蝶穿花似茧黄。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相逢但喜桑麻长,欲话穷通已两忘。

危坐高斋夕,东来喜友生。空庭疏雨后,四壁乱蛩鸣。烛至瓶花落,秋凉架药轻。西头动刀尺,淡月上檐楹。

苍山面长溪,势若饮奔马。层台跨其脊,万古绝萧洒。登临惟兹时,朋从未云寡。迢迢因榛莽,靡靡眺原野。白云与翠霞,夐在履舄下。穷秋向摇落,霜菊摘盈把。赏心孰与同,幽抱欣已写。邈矣千载期。

泉山南望海之滨,家乐文儒里富仁。弦诵多于邹鲁俗,绮罗不减蜀吴春。怀章近辍枢廷杰,制锦重纡学馆人。岂独光荣生邑里,须知美化浃瓯闽。

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重衾惊骤冷,万瓦见浓霜。夹岸蒹葭白,空庭橘柚黄。宦情真淡泊,岁晚转荒凉。野寺钟声早,何人仆马忙。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胸涵阳秋笔,眼高古今宙。周子定可人,万象栖一咮。眇睨纨绮郎,自诡多文富。世有九鼎珍,唾去不渠嗅。

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卧听竹屋萧萧响,却忆滁州睡足时。

孝感柔强敌,和盟定一朝。龙輴来瀚海,鹤驾返神霄,歌吹仍祠禹,羹墙若见尧。稽山同峻极,从此百神朝。

白日归来皆有意,平生事了最为难。可邻万顷烟波色,只属天随醉眼看。

采藤复采藤,日夕费斤斧。制为身上蓑,人古衣亦古。借问制者谁,白沙乃蓑祖。冉冉绿蓑衣,萧萧白沙渚。披蓑向江水,顾影还独语。爱此勿轻捐,春江正多雨。

古郡荒凉象迹新,君行况是去装贫。此愁欲别柳边雨,明日初程桂外人。从古不多如意事,加餐宜惜未归身。春风未必天涯尽,木槲花开瘴水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