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

帝里馀新第,朱门面碧岑。
曙堂增爽气,乔木动清阴。
直去亲瑶陛,朝回在竹林。
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
薜荔遮窗暗,莓苔近井深。
礼无青草隔,诗共白衣吟。
轩静留孤鹤,庭虚到远砧。
掩关裁凤诏,开镜理琼簪。
种植今如此,尘埃永不侵。
云奔投刺者,日日待为霖。

作品评述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是唐代诗人刘得仁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一个古老庄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的崇敬和推崇。

诗中描绘了一个古朴宁静的庄园,庄园位于朝廷之余,门前有碧绿的山岗。清晨的堂屋充满了清爽的气息,高大的乔木摇曳在明亮的阳光下。从庄园直接前往皇宫,回到庄园后则享受竹林的清幽。善于诗词的才子们在这里吟咏,追求心灵上的古代文人风范。

诗词中还描绘了窗户被茂密的薜荔遮挡住,井边靠近了莓苔。诗人用这种方式表达了礼仪和文化的重要性,无论是庄内的墙壁还是文人吟咏中都没有阻隔。诗人还提到了一只孤鹤停留在宁静的庭院里,仿佛庭院是专属于它的。而夜晚,庭院里只有远处的蟋蟀声。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人物和物品,比如镜子、琼簪等,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形象的向往。诗人还提到了种植,暗示着这庄园的恒久不变。

整首诗意典雅,通过对庄园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范的崇敬和推崇,以及对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追求文化和文明的态度,将古代文人的境界和庄园的景色相结合,展现出一种高雅的文人情怀。

作者介绍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诗词推荐

争渡行人簇水边,水中鲛鳄惯垂涎。从今何待跛男子,共载谁非利涉川。

古屋丛祠,孤舟野渡。长年与客分携处。漠漠愁阴岭上云,萧萧别意溪边树。我已北归,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岐路。须君早出瘴烟来,江南山色青无数。

春色挟曙来,恼人似官酒。酬春无好语,怀我文章友。

命代风骚将,谁登李杜坛。少陵鲸海动,翰苑鹤天寒。今日访君还有意,三条冰雪独来看。

漫脱春衣浣酒红,江南二月最多风。梨花雪后酴醾雪,人在重帘浅梦中。

水没溪痕不见沙,小桥分路入山家。一庭野景无人管,时倩东风扫落花。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时年二十一〕汉家天(一作大)将才且雄。来时(一作时来)谒帝明光宫。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

谯城冬日白,涡水阴云霏。与尔经别地,相看泪湿衣。旅怀随雁尽,乡梦逆潮归。芳草他时满,令人宁久违。

甲午五月之庚寅,渊鱼跃起三江津,震雷霪雨夜达晨,我知决定非凡鳞。人生富贵不逮亲,万钟五鼎空酸辛。少年得禄羞常珍,调节滋味躬爨薪。彻食奉盥授帨巾,此乐岂复论贱贫。嗟我不孝负鬼神,俯仰二纪悲如新。仕宦空饱息与嫔,左右供养无复辰。子行射策对枫宸,彩衣楚楚映华绅。

君不见,鹫峰胜集,百万茫茫等闲过,坏衲之外皆清堕。君又不见,熊岭孤运,岁月索索艰难生,深雪之中有一箇。宛转流落千馀年,危分崄布空平阗。弁龙蛇兮眼何正,擒虎兕兮机不全。石窗四顾沧溟窄,寥寥不许白云白。掣断金锁天麒麟,高举铁鞭击三百。犹轻舍,争知也,别有七星光

醉入机缄喜不胜,几多风雨一番晴。扫除氛祲乾坤大,拂度光辉日月明。万计官逋纾吏责,十分灯夕看人情。熙熙不但夫台乐,从此东南说建平。

连朝细读远斋诗,感旧伤今意可知。陶写要凭杯面绿,萧条只益镜中丝。人生未哆乖离恨,君云足宽兄弟思。骥未作官文解印,独嗟和也废吹篪。

高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永无人迹到,时有鸟行过。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

北溪真有道,出语涵芳鲜。觉彼群迷句,真与梅争妍。一花一太极,极立形气先。逋仙名浪得,未必知其然。

日上钟未鸣,老僧睡犹熟。谁是山中人,长享清明福。

可种梅花便可居,此身安处即吾庐。胸中丘壑无今古,笔底烟霞自卷舒。着脚且坚君子操,知心自有圣人书。吾侪幸是苕川客,只好溪头学钓鱼。

淇上风日好,纷纷沿岸多。绿芳幸未歇,泛滥此明波。采蘩忆幽吹,理棹想荆歌。郁然怀君子,浩旷将如何。

养禾欲雨稼欲晴,闵闵此事须天成。湘田是处可穫稻,村酒纵饮无几萍。老农欢喜自举白,俗士触缩谁飞英。如今只合谋一醉,功名富贵从浮生。

纤纤圆实占芳春,得自侯门胜楚珍。开叶开花人不会,百千年是等闲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