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五首

六经乐故亡,三礼复不完。
名数颇舛刺,或亦疑同官。
易诗书春秋,论孟庸学篇。
弥缝救破断,谁实心斯传。
始以营道翁,终之紫阳仙。
堂堂七君子,如日常在天。
有暮必有旦,岂无来者贤。
大匠一朝作,绳墨其舍旃。

作品评述

《览古五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该诗以古代经典和礼仪的衰落为主题,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经乐故亡,
三礼复不完。
名数颇舛刺,
或亦疑同官。
易诗书春秋,
论孟庸学篇。
弥缝救破断,
谁实心斯传。
始以营道翁,
终之紫阳仙。
堂堂七君子,
如日常在天。
有暮必有旦,
岂无来者贤。
大匠一朝作,
绳墨其舍旃。

诗意和赏析:
《览古五首》这首诗以对古代经典和礼仪的反思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的关切。诗中提到的"六经"和"三礼"指的是儒家经典《六经》和礼仪制度中的"三礼",这些经典和礼仪的废弃使得社会失去了道德和秩序的根基。

诗中提到的"名数颇舛刺"和"或亦疑同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名利之风和官场的疑虑和批判。这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反思,诗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会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价值体系。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了易经、诗经、书经和春秋等古代文化经典,以及对孟子和庸学的论述。这些古代经典和学术著作在作者眼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希望这些经典和学术能够传承下去,弥补时代的破损和断裂。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两位历史人物,分别是"营道翁"和"紫阳仙"。"营道翁"指的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紫阳仙"则指的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老子。这里通过引用道家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和追求超越凡俗的向往。

最后两句"堂堂七君子,如日常在天。有暮必有旦,岂无来者贤"表达了对于有志者的期待和希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会有有识之士出现,他们会像太阳一样照耀社会,带来新的曙光。

整首诗以对古代经典和礼仪的反思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人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引用古代经典和思想,以及表达对有识之士的期待,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深刻关切。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君嗟汝瘿多,谁谓汝士恶。汝瘿虽云苦,汝民居自乐。乡闾同饮食,男女相媒妁。习俗不为嫌,讥嘲岂知怍。汝山西南险,平地犹硗确。汝树生拥锺,根株浸溪壑。山川固已然,风气宜其浊。接境化襄邓,余风被伊雒。思予昔曾游,所见可惊愕。喔喔闻语笑,累累满城郭。伛妇悬瓮盎,娇婴

轻痕浅晕。偷染春风面。恰似西施影儿现。拟新妆、临槛一段天真,闲态度,长恁香娇玉软。从今怀袖里,不暂相离,似笑如颦任舒卷。顾芳容不老,只似如今,娇不语、无奈情深意远。便雨隔云疏暂分携,也时展丹青,见伊一见。

家是江南友是兰,水边月底怯新寒。画图省识惊春早,玉笛孤吹怨夜残。冷淡合教闲处著,清臞难遣俗人看。相逢剩作樽前恨,索笑情怀老渐阑。

汉节西南出,征鞍万里赊。清朝早敭历,远使更光华。山壮蚕丛国。云深杜宇家。暂宣宽大诏,恩信及天涯。

夏日不苦热,病躯能少康。数峰楼上景,六月雨馀凉。今西两虚器,乾坤百戏场。人生如寄尔,聊以醉为乡。

茂树交轩地不尘,江光野气望中新。客来鱼鸟皆知乐,梦罢池塘并得春。烟竹有痕时拂户,风花无意自飘人。当年幕客今追恨,不共山公岸醉巾。

草堂列仙楼,上在青山顶。户外窥数峰,阶前对双井。雨来花尽湿,风度松初冷。登栈行不疲,入谿语弥静。云能去尘服,兼欲事金鼎。正直心所存,谄谀长自省。适知幽遁趣,已觉烦虑屏。更爱云林间,吾将卧南颍。

异类潜行未光前,昂藏头角耸摩天。回途莫衬寒岸草,耕破威音那畔田。

经营一室面清波,不是儒衣不见过。南渡好诗都刻尽,中朝名士与交多。分甘书史窝中老,兴在江湖醉后歌。门外今年桐又长,不知堪系我船麽。

豪风横雨洗新春,掉电惊雷起蛰鳞。七百里开云土润,八千年庆大椿辰。太牢醇酎春台上,金马公车要路亲。凛凛河图门户在,稳将才业嗣前人。

青莲两两照山开,道是金仙手自栽。人与金牛俱不见,更从何处觅心来。

宝叔山前翠打围,涌金门外水涟漪。出关便有渔讴起,底事公卿都不知。

荡暖花风满路。织翠柳阴和雾。曲池斗草旧游处。忆试春衫白苎。暗惊节意朱弦柱。送春去。晓来一阵扫花雨。惆怅蔷薇在否。

平生意广奈才疎,学未成时家已癯。蚤慕沧洲穷广大,晚依丽泽沃焦柘。先儒凛凛今如在,圣道洋洋熟与图。两字高题时仰止,千江一月几曾殊。

少年追逐共西东,吴迈文章马亮弓。一自干戈零落尽,白头淮海独相逢。

天晴木叶下,溪上不知还。日晚收寒雨,云轻出断山。野情双鸟外,秋水乱鸥间。回首高原暮,何时共一攀。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黄亭一夜风吹雨,似为游人洗俗尘。

庐陵涑水携参佐,媚紫娇黄左与姚。何物山丹炫流俗,雒生懊恼愠蓬飘。

江边野滩多老菰,抽心作穗秋满湖。拂开细谷芒敷舒,中有一米连三稃。剖之粒粒皆尖小,整齐远过占城稻。不烦舂簸即晨炊,更胜青精颜色好。寻常艰得此欣逢,默计五升当百丛。雨多水长倍加益,十里定收三十钟。野人获之亦自足,何用虚靡太仓粟。连日秋风思故乡,况复家田有茅屋。

丁男负荷力已疲,弱妻稚子颜色悲。亲戚坟墓谁忍弃,嗟尔岂愿为流移。春蚕成茧谷成穗,输入豪家无孑遗。丰年凛凛不自保,凶年菜色将何如。但忧衔恨委沟壑,岂暇怀土安室庐。故乡既已不可居,他乡为客将谁依。黄鸡啄黍白酒熟,去家未久吾怀归。农桑不事得温饱,见尔令人颜忸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