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严遂成的《齐尚书泰黄学士子澄》
拼音和注音
lóng hǔ shān gāo běi yān xiáng , bīng shēng jiè kǒu zuì qí hu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龙虎:龙虎lónghǔ∶形容皇帝的气派∶比喻英雄豪杰皆为龙虎。——《史记·项羽本纪》
藉口:1.借用别人的话,作为自己论说的依据。2.以某事为理由。3.假托的理由。
北燕:国名。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蓟县一带。国名。指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韩广重建之燕国。太平天国谓清朝的京城。
龙虎山:山名。道教胜地。在今江西省·贵溪县西南。由龙·虎二山组成,故名。
严遂成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原诗
龙虎山高北燕翔,兵声藉口罪齐黄。
忍因发难诛晁错,恃以成功相李纲。
一死报君犹气节,两人误国共文章。
金川门启宫中火,漫指西南路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