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听松声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
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
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
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
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

作品评述

《赋得听松声》是唐代刘得仁的一首诗,描写了作者借助微风中的松声,达到宁静心境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庭院里微风吹动,
高大的松树发出了悠扬的声音。
倾听时,没有具体的事物,
整天都觉得神清气爽。
与幽静的泉水相比,
反而嫌弃细雨的声音。
轻拂空中,增添了鹤鸟的鸣叫,
从窗外传来了合音的琴声。
何况在秋天的黄昏,
更适合在月明之下。
不知道深涧的底部,
是否有人能够听到这松树的响声。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借助听觉,感受到了松树的声音,而达到了清静的心境。诗中通过对比松树声与细雨声、幽泉声的渲染,表达了作者对松树声的喜爱和对宁静世界的渴望。同时,以秋日的黄昏和月明夜作为背景,更加深了诗的意蕴。

这首诗以听觉为主题,运用了音乐元素和自然景观的对比,形成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意境。通过细腻而质朴的描写,让人在读诗时也仿佛能够感受到松树的声音,进而产生共鸣。整篇诗以松树声为引子,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结合作者的主观情感,使读者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作者介绍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诗词推荐

官闲无事只深禅,斋戒何曾废客烟。总是老夫贪佛日,未妨天眼识公年。江湖满意藏诗笥,鸥鸟无心傍客船。参井黄昏云雾里,光明犹有一灯传。

凤州南去是南岐,大散横盘势更危。跃马紫金河畔路,万株杨柳撒金丝。

终日云气厚,浸浸雨将倾。如何才入夜,月轮皎如冰。云去露飞洒,星稀天熨平。正恐中秋节,未必如许清。

秋水刷土骨,峭瘦如老石。虚沙归岛屿,寒浪漱窍隙。下过白鱼尾,上有苍獭迹。平岗自相连,野箨鸣风栎。

豪士以妾换马,耕农卖剑买牛。我看浮名似梦,却贪山水闲游。

寒切雕窗透锦茵,残更望断履綦尘。空闺不恨飞霜夜,总使春来益黯神。

又是中华第一山,从庐山外看庐山。一泉飞跑自天下,五老从容席地谈。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

未结絇丝侍玉除,聊纡墨绶奉安舆。诸君相尚耻为令,明府何妨大所居。岁美莫忧君不足,日长当念民无如。玉床箭镞何劳寄,只愿章交使者车。

少时耕钓为生涯,早知臭腐空神奇。一丘一壑有佳处,人弃我取如拾遗。晚将数雏就斗食,非愿厚禄多如茨。山林习气今尚在,前身疑是王献之。君王垂拱似虞夏,朝野多暇时雍熙。公庭日晡鸟鹜散,屐齿小穿山径蹊。隐仙一见即首肯,百钟索酒倾琉璃。湖山亦为开画笥,烟霏空翠俱熹微。

王日钦哉,无爱斯牲。登我元祀,亦有皇灵。以将以享,或剥或烹。大夫之俎,天子之诚。

拄笏西山兴已浓,蚌溪邀我采芙蓉。客游旧有诗盟在,迷惘冷新添野庸。世路今方悲梗塞,家山暂许乐从容。等间袖手棋枰外,紫电中宵掣剑锋。

花开花落何须问,劝尔东风酒一杯。世事正如沧海水,早潮才去晚潮来。

露湿芳桃午未乾,花时全似麦秋寒。征衫不敌东风力,试上邮亭曝背看。

天公飞雪斗梅英,未有东风便有情。竹裹藏春春不觉,水边见月月羞明。神人自惜迷姑射,天女何妨伴净名。第一花中拈实相,谈禅说法大修行。

仰山梵刹万竹间,巨鲸吼动天风寒。前声穿云出山久,后音待月挥槌难。长短轻重知多少,断续参差不奇偶。敲残一百余八声,树色糢糊落星。

王郎志奇貌亦奇,与世落落噤莫施。一朝骑牛入都市,关吏不识谁何之。归来老作会稽客,干戈欻起西南陲。青袍白马风尘里,越州城边战不已。雄襟自许鲁仲连,一箭无成身已死。世上空余写墨花,只将名姓花光比。於乎!人生有才不尽用,古来埋没皆如此。

肃肃兔罝[1],椓[2]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1],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兔罝[1],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鹰窠大士,示现无方。生于宋代,老于齐梁。杖头刀尺,隐显全彰。巍巍堂堂,炜炜煌煌。至今坐断独龙冈。

林园无俗物,满目是琅玕。非雾昼常晦,不见夏亦寒。流尘终日背,归鸟一枝安。但看青青节,肯随黄叶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