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廷秀太和万安道中所寄七首

爱竹知人忆故山,食贫过午尚悬箪。
长篇乞与小诗并,要似韩豪东野寒。

作品评述

《次韵杨廷秀太和万安道中所寄七首》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爱竹知人忆故山,
食贫过午尚悬箪。
长篇乞与小诗并,
要似韩豪东野寒。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廷秀在旅途中的祝福和思念之情。诗人借助对竹的喜爱,表达了对杨廷秀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勾起了对故乡山水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愿望时,以自己的真诚和虔诚,希望自己的长篇作品和小诗都能够像韩豪、东野那样,具有才华和魅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竹、贫困和文学的意象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首先,诗人以竹为喻,传达了对杨廷秀的赞美。竹作为一种坚韧、挺拔而又谦逊的植物,象征着杨廷秀的品质和性格。其次,诗人提到食贫过午尚悬箪,抒发了对友人艰辛旅途的关切和祝福。箪是一种贫寒人家用来盛放饭菜的器具,诗人希望友人能够过午饭时还能悬挂着箪筐,表达了对友人温饱和幸福生活的祝愿。最后,诗人以韩豪和东野作为比喻,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他们一样富有才华和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创作的期望和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对自身文学创作的期望。同时,诗中运用了竹、贫困和文学等意象,增加了诗词的深度和内涵。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文学追求,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世事悠悠天不管,春风花柳争妍。人家寒食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千里故乡千里梦,高城泪眼遥天。时光流转雁飞边。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君子存大体,小人无常心。於人不求备,受恩唯恐深。

回銮下蒲坂,飞旆指秦京。洛上黄云送,关中紫气迎。霞朝看马色,月晓听鸡鸣。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省方知化洽,察俗觉时清。天下长无事,空馀襟带名。

渭城歌罢独凄然,不及新声世共怜。今日岐王宾客尽,江南谁识李龟年。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古来登高人,今复

白莲塘下成新滟,绿柳堤边散密阴。精舍拂云松柏缭,死生何地不娱心。

几回梦作药间蝶。

凛凛清风上拂天,直持霜操透心坚。最怜一种身难屈,燕雪餐毡十九年。

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性相化严海,爱何渡要津。法门千万偈,奥妙演无伦。

我去孰君友,君留谁我游。定应缘宿契,不待分今投。年事鬓俱白,时名诗独优。未知兹日别,重见又何由。

千玑万绯照庭除,细雨斜风拂座隅。莫道长安贫似磬,缘阶绕砌尽真珠。

得雨天忽秋,起我凄其悲。凄其亦何悲,岁晏霜雪期。壮志久已谢,白发来及时。絺绤与裘褐,弃置复营为。

家居愈老厌拘缠,旅舍僧房意自便。乞菜作羹殊有味,借床小憩即成眠。

云峰双鸟破,雪迳一僧分。红酒回丹渥,青编笑白纷。风昏生月晕,水落织冰文。岁莫无来客,开门独候君。

田头遇白叟,争说长官清。决讼如转烛,往往得其情。高风古灵派,惠泽流花城。荷锸遍阡陌,咸乐及时耕。桑埂翠阴老,稻坂黄云平。积爱发谣诵,连屋歌壤声。春山映酒艳,秋篱挹金英。我滞亦已久,欲往摇心旌。有时递信音,展转思盍并。重当买孤航,展拜陶渊明。

大哉乾元,既极形容。坤元德至,实兴比隆。实册闰登,勒崇垂鸿。相我缛备,肃肃雍雍。

罢吟鹦鹉草芊芊,又泛鸳鸯水上天。一棹冷涵杨柳雨,片帆香挂芰荷烟。绿摇江澹萍离岸,红点云疏橘满川。何处邈将归画府,数茎红蓼一渔船。

屏翳忽腾气,浮阳惨无晖。千峰挂飞雨,百尺摇翠微。震电闪云径,奔流翻石矶。倚岩假松盖,临水羡荷衣。不得采苓去,空思乘月归。且怜东皋上,水色侵荆扉。

平生属良友,结绶望光辉。何知人事拙,相与宦情非。别路穿林尽,征帆际海归。居然已多意,况复两乡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