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元夕

刺史敢云乐,今非耆旧初。
香醪秋露薄,膏火晓星疏。
岂止君不足,谁能财有余。
近闻宽赋敛,明诏议亏除。

作品评述

《丙戌元夕》是宋代晁公溯的作品,这首诗以元夕之夜为背景,通过对时代局势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贪污腐败现象的不满和对清廉官员的称赞。

诗中以刺史敢云乐的形象为切入点,他勇于表达对乐事的向往,不像一些早年间的官员那样墨守成规。接着,晁公溯以香醪秋露薄、膏火晓星疏的形象描绘了元夕之夜的寥寥无几的残缺景象,寓意社会的逆境和困顿。

诗的第三、四句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他质问:“难道仅仅是因为你不足吗?谁能有多余的财富?”这是对贪污腐败现象的批判,认为社会的财富被少数人掌握,而大多数人却贫困潦倒。

最后两句表明了作者对改变现状的期望。他听说近来有关部门在考虑减轻赋税负担,以及明文规定取消官员的贪污行为。这表明作者对清廉官员和改革措施的赞赏,寄望于能够消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整首诗通过对元夕之夜景象的描写,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和批判。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贪污腐败现象的不满,并期望通过改革和清廉官员的作用来改变社会的现状,让更多的人分享社会的财富。这首诗既是对时代的揭示,也是对社会的警示,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

诗词推荐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

天然奇石耸云端,下浸龙泓一掬寒。静听潺湲眠未得,不妨乘月依阑干。

今朝乘兴出林坰,商略天公未肯晴。日色忽收梅气润,山光便挟麦风清。

魏中义士有冯燕,游侠幽并最少年。避仇偶作滑台客,嘶风跃马来翩翩。此时恰遇莺花月,堤上轩车昼不绝。两面高楼语笑声,指点行人情暗结。掷果潘郎谁不慕,朱门别见红妆露。故故推门掩不开,似教欧轧传言语。冯生敲镫袖笼鞭,半拂垂杨半惹烟。树间春鸟知人意,的的心期暗与传。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灵源开辟有,赢缩但相随。逆折山能碍,奔流海与期。泥沙拆蚌蛤,云南暗蛟螭。欲问深何许,冯夷秖自知。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毅怪视之,乃殊色也。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

新篁依约佩初摇。老石润山腰。逸人未必犹酣酒,正溪头、风雨潇潇。砺齿犹随市隐,虚心肯受春招。从教三径入渔樵。对此觉尘消。娟枝冷叶无多子,伴明窗、书卷诗瓢。清过炎天梅蕊,淡欺雪里芭蕉。

我昔住在南山头,连山下带清溪幽。山巅出泉宜种稻,绕屋尽是良田畴。家家种田耻商贩,有足懒踏县与州。西风八月淋潦尽,稻穗崿比无蝗蟊。黄鸡长大白鸭重,瓦瓮琥珀香新篘。芋魁如拳栗壳赤,献罢地主还相酬。东邻西舍迭宾主,老幼合坐意绸缪。山花野叶插巾帽,竹箸漆碗兼瓯。酒

盖代才难看独手,众参闻见其来久。流风莫盛元佑时,崛起谁当绍兴后。嗟君探讨穷一生,心通文字难力争。雀啄雪篱阁笔坐,虫吟露草繙书行。已轻富贵须臾尔,万一姓名传野史。只愁垂老绝知音,自送青编满朝市。余之视君尚少年,题玉为珉何所贤。期君更尽未死日,举世不信方知天。

混合开天堑,苍茫壮帝畿。帆樯移夕景,楼殿动朝晖。落日波涛隐,浮烟岛屿微。登台歌古咏,长忆谢玄晖。

客裹绝经营,清心摧五兵。功名两蜗角,田舍一牛鸣。行止成阿唯,荣枯略弟兄。欲摅今日意,聊仗五言城。

郪道鸣弦去,容台抱蕝初。法沙开祖帐,冰雪映征车。久待连城价,谁腾一鹗书。君王览豪俊,应复召严徐。

渭水寒渐落,离离蒲稗苗。闲傍沙边立,看人刈苇苕。近水风景冷,晴明犹寂寥。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萧条独归路,暮雨湿村桥。

鸠能唤雨复呼晴,日日长从屋角鸣。晴雨不应关汝事,强饶唇舌效君卿。

白首一山中,形骸槁木同。苔争庵径路,云补衲穿空。尘土随车辙,波涛信柂工。昏昏老南北,应谢此高风。

黄绢碑残香草生,当时泪眼不曾晴。至今流水声呜咽,犹是曹娥哀怨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