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宁都陈令

梅花楼头立晴雪,松叶亭根听夜雨。
鼪鼯息响月千山,桃李无言春万树。

作品评述

《送宁都陈令》是宋代诗人陈宗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梅花盛开在楼顶上,晴朗的天空下飘着雪花,
松树的叶子在亭子下,倾听着夜雨的声音。
鼯鼠停止了鸣叫,月光洒在千山万水之上,
桃花和李花无声无语,春天降临,万物复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朋友的送别之情。梅花盛开在楼顶上,犹如在寒冷的天空中闪烁的珍珠,给人一种清雅的美感。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与晴朗的天空形成对比,给人一种清新、纯洁的感觉。亭子下的松树倾听着夜雨的声音,这种安静的氛围与外面的萧瑟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寂静而深邃的感受。鼯鼠停止了鸣叫,月光洒在山水之间,映照出千山万水的宁静与辽阔。桃花和李花虽然没有声音,但它们在春天中默默绽放,象征着万物复苏和生机勃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的景色,通过对梅花、雪、松树、夜雨、鼯鼠、月光、桃花、李花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生命力的赞美。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景物的描述来表达作者对朋友的送别之情。诗中所描绘的景物都是冬季的特征,但作者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描述,使得这些冬季景物中透露出一种生命力和希望,以及对春天的期待。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梅花楼头的盛开与晴雪的飘落、松叶亭根的静谧与夜雨的声音、鼪鼯的停止与月光的照耀、桃李的无声与春天的到来等,这些对比给诗词增添了层次感和张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对友情的表达,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情感。

诗词推荐

德望居朝大吕轻,眷思难怫丐归情。履声暂去端门晓,刀梦新占虎节荣。有道致君三任喜,无心贪龙一麾行。天衷只恐思耆旧,不待黄堂报政成。

夜梦入星槎,晓行随斗柄。衣暖露自乾,鬓寒冰欲凝。将军戴铁笠,壮士敲金镫。白眼睨青天,我生不有命。

南询五十三知识,辊入天台五百牛。总被东山涂污了,驴腮马颔得人羞。

念奴初唱离亭宴,会作离声勾别怨。当时垂泪忆西楼,湿尽罗衣歌未遍。难逢最是身强健,无定莫如人聚散。已拚归袖醉相扶,更恼香檀珍重劝。

一缕彤霞晚照晴,眼随白鸟去边明。疏心烟树有无际,激激滩流高下声。归思楚云边日暮,新计边月带霜清。前村倘有梅花约,草草相逢盖亦倾。

我计短於头触篷,公才高似目飞鸿。已驰骓马雄西楚,尚引蜉蝣缀国风。愿伯明年终惠我,以曹为解可无公。欲持枉尺归绳墨,祗恐旁观血指红。

郁郁窈窈天官宅,诸峰排霄帝不隔。六时谒天开关钥,我身金华牧羊客。羊眠野草我世闲,高真众灵思我还。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驾我山谷路。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坚辞羽葆与吹铙,翻向天涯困系匏。故老未曾忘炙背,何人终拟问苞茅。融风渐暖将回雁,滫水犹腥近斩蛟。万里关山如咫尺,女床唯待凤归巢。

老子平生汤饼肠,客间汤饼亦何尝。怪来今晚加餐饭,一味庐山笋蕨香。

菶菶萋萋绿渐滋,昔人辞意足推。由来南浦伤离日,不似西堂得句时。行旅独看空感慨,池塘关梦自神奇。吾虽万事皆慵懒,春草生时亦有诗。

逸气盖三谢,英词参二班。飞緌宜北阙,枉驾忽东山。花妥昼阴寂,絮吹春思闲。光风知几转,尽付酒杯间。

富贵在何许,五十已平头。人生得失且笑,体遣两眉愁。管甚轮云世变,管甚风波世态,沙渚且盟鸥。止即尽教止,流即尽教流。田可秫,山可簌,又何求。问天只觅穷健,游戏八千秋。好对梅花如粉,细剪烛花如豆,不改旧时游。翠袖更能舞,骑鹤上扬州。

郭君大砚如南溟,化我霜毫作鹏翼。安得剡藤三千尺,书九万字无渴墨。

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等闲遇事成歌咏,取次冲筵隐姓名。映柳认人多错误,透花窥鸟最分明。岑牟单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祢衡。

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梅如相见喜,雁有欲归声。老去书全懒,闲中酒愈倾。穷通付吾道,不复问君平。

可笑此公何太惑,读书写字到三更。也知学得终无用,自肯辛勤比后生。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独倚小阑干。许多山。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石上生梅老未枯,著花虽少更敷腴。要须邻老深调护,莫遣儿童纵牧刍。

钵盂盛世界,拄杖搅沧溟。鱼龙俱削迹,佛祖也逃形。日午全机现,乌沉未出轮。秋高山月白,春至烧痕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