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泉

银潢万丈下嵯峨,想是天孙挂玉梭。
休道此泉丝样小,涓涓将见作江河。

作品评述

《一线泉》是宋代诗人叶茵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银潢万丈下嵯峨,
想是天孙挂玉梭。
休道此泉丝样小,
涓涓将见作江河。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一条细小的泉水为主题,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了泉水的神奇和伟大。泉水虽然细小,却在嵯峨的山巅之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芒,仿佛是天上的神仙挂着一根玉梭。诗人告诉读者不要嘲笑这条泉水的微小,因为它虽然细细地流淌,但渐渐地会形成大江大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一条泉水的美丽和力量。诗人通过精细的描写,将泉水与银光相连,创造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泉水的细小被与伟大的山峰相对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凸显了泉水的独特之处。诗人以此来表达泉水的独特与非凡,以及微小之中蕴含的巨大潜力。诗人通过运用"银潢"、"玉梭"等意象,赋予了泉水神奇而神秘的特质,强调了它的宝贵性质。最后两句则通过"涓涓将见作江河"的描述,表达了泉水的成长与蓬勃发展,以小见大的意境,展示了泉水的无限可能。

整首诗以简练、精确的语言塑造了一幅美丽而富有力量感的画面,通过对泉水微小与伟大的对比,展示了泉水的奇妙与生命力,同时也启示人们要珍视和发掘微小之中蕴含的巨大潜力。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花尽头新白,登楼意若何。岁时春日少,世界苦人多。愁醉非因酒,悲吟不是歌。求师治此病,唯劝读楞伽。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任世万钧重,载言以为轩。空文误来世,圣达欲无言。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

三策前陈语漫详,外迁一再相骄王。惟馀正谊兼明道,此传流传万古香。

入竹投窗夜有声,似违残腊作初正。三更爽气侵危坐,万里回风逼发生。呵笔小吟撩我老,闭门高卧见君情。只今剩作惊人句,颇觉吟边意未平。

力辞富贵回天上,不事楼台起宅中。问道但怀重舍盖,对优甯兴独延崇。精神宛似初平蔡,信突那应久在东。帝念中兴思旧德,未容高枕北窗风。

闭关谢质保丰功,建武规模见祖风。宰辅骈诛非细故,平章敢谓茂陵同。

相国终身保治平,不同非鞅死刑名。只缘用志能卑逊,纵曰伤残亦觉轻。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天欲雨,有东风,南溪白鼍鸣窟中。六月人家井无水,夜闻白鼍人尽起。

十八羽林郎,戎衣事汉王。臂鹰金殿侧,挟弹玉舆旁。驰道春风起,陪游出建章。侍猎长杨下,承恩更射飞。尘生马影灭,箭落雁行稀。薄暮归随仗,联翩入琐闱。玉剑膝边横,金杯马上倾。朝游茂陵道,暮宿凤凰城。豪吏多猜忌,无劳问姓名。

阴风号乱树,薄日照荒原。古堠泥埋字,空庐棘障门。无人天欲暮,谁谓不销魂。

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

君臣一德千龄际,柱石三朝四纪中。天下重轻常系望,膝前谋议不言功。位高少有名兼美,体健方知福更隆。谩道汾阳贵且寿,若论勋考亦惭公。

生来长诵老夫诗,那可无诗庆浴儿。得巽曾吟吟是谶,果然先偶次从奇。

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同来不同去,迢递更伤魂。

礼乐节性情,工夫贵深省。爱亲笃冰履,酬世尚锦絅。勿任忘与助,一敬收众骋。威仪筋骸束,趣味精神领。相彼屋漏中,森若指见炳。穷达付天分,灵光勿随境。

劲节摩云岁月深,冰霜不改旧时阴。静浮香篆度幽径,冷滴翠光生茂林。明月满窗横好墨,清风入指接黄金。个中领取西方意,梦落人间何处寻。

废垒荒祠古,空庭独树寒。精诚褰画帐,事迹问黄冠。晦昧尘笼墨,淋漓雨壁丹。冷风满帘隙,仙双中盘桓。

九曲溪连万树松,树边云屋住仙翁。不曾说著人间事,日暮唯先闭鹤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