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

穆穆清光外,葱葱佳气中。
云天看斗柄,寰海受和风。

作品评述

《春词》是宋代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穆穆清光外,
葱葱佳气中。
云天看斗柄,
寰海受和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令人心旷神怡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春天清新明亮的光芒和芬芳的空气。他观察到天空中的云彩,看到斗柄星(即北斗七星)闪耀在天空中,也感受到和风吹拂着广阔的海洋。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首句“穆穆清光外”,运用了形容词“穆穆”来形容清澈明亮的光芒,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接下来的“葱葱佳气中”一句,通过形容词“葱葱”来描绘芬芳的气息,使读者感受到春天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气氛。

下半首诗中,“云天看斗柄”一句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和北斗七星,突显了春天的明亮和清新。最后一句“寰海受和风”则表达了春天和风拂面的感受,给人一种温暖宜人的感觉。整首诗以清新明朗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欢愉。

毛滂是宋代的一位文人,他以作诗、作曲和音乐才华著称。这首《春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敏感感受。

作者介绍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萸房觅得惜其陈,拟学宗王问鬼神。不放黄花资献寿,故飞白雪恼留宾。一身抱病蹒跚苦,万里思亲况味辛。正是悲秋增感慨,诗翁摛藻与为春。

鲁人小信廉织雨,大国雷车起三鼓。堂堂千里势无前,安用渠弥设三渚。使君宾客多英侣,碧玉倾香细腰舞。浮花浪蕊争取怜,醉乞一言终不许。不时斗酒诗百篇,猛将腰间掣金羽。公家丞相在当年,寒解衣裘饥发庾。风流世德今固存,一沐三乾饭三吐。生男何用金满籝,传家愿学文中虎。

旧目潘怀县,长怜簿官卑。清秋一摇落,绿鬓两衰迟。今代诸孙在,遗风百世知。四声哦激烈,九折诉嵌{嵌甘换奇}。锻链心成癖,磨砻句少疵。欲赓鼓泽事,重和大苏诗。得也聊三士,安之岂二宜。殷勤倩蛮素,唱我反骚辞。

池塘生春草。数尽归鸿人未到。天涯目断,青鸟尚赊音耗。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巢燕引雏,乳莺空老。庭际香红倦扫。乾鹊休来枝上噪。前回准拟同他,翻成病了。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眉间翠攒,鬓边霜早。

琴瑟调双凤,和鸣不独飞。正歌春可乐,行泣露先晞。环珮声犹在,房栊梦不归。将军休沐日,谁劝著新衣。

谁来贲止。千里得朋方切喜。汪氏门风。《大学》《中庸》正脉通。不妨诗酒。请以还丹为荐寿。已过羊何。绍述韩门得趣多。

春寺无人乱鸟啼,藤萝阴磴野僧迷。云藏古壁遗龙象,草没香台抱鹿麛。松籁泠泠疑梵呗,柳烟历历见招提。为耽寂乐亲禅侣,莫怪闲行费马蹄。

乌台十卷青蝇案,炎海三千白发臣。人尽不堪公转乐,满头明月脱纱巾。

二路滔滔方得意,从渠掉臂昂头。峥嵘笑杀楚累囚。功名虽自许,妻妾见应羞。吏隐羡君怀雅志,胸中自有嵩丘。且须夏葛与冬裘。随时无不可,未用赋归休。

耳根静处水流村,眼界空时山在门。

宜男花,春晖草,小草报春晖,叶好花亦好。花上青蚨缀枝满,阿奶花开春日短。疾风卷地起,劲草偃如麻。借问春晖草,漂蓬落谁家。阖闾城外髑髅台,阿奶些魂台上来。宜男草抽花染血,花上之血不可灭。

首言天地易,次语赞羲皇。系传谁精玩,先看第一章。

山公访嵇绍,赵武见韩侯。事去恩犹在,名成泪却流。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才子清风后,无贻相府忧。

窗外虚明雪乍晴,檐前垂霤尽成冰。长廊瓦叠行行密,晚院风高寸寸增。玉指乍拈簪尚愧,金阶时坠磬难胜。晨餐堪醒曹参酒,自恨空肠病不能。

四天净色寒如水,八月清辉冷似霜。想得越人今夜见,孟家珠在镜中央。

章华台前楚江水,月色堕烟乌欲起。六宫不敢解罗衣,猎火照山君未归。

薄暮一凝佇,归鸿千有余。倚松吟半饷,月影泻庭除。

万水千山音信希,空劳魂梦到京畿。漫天岭上频回首,不见虞封泪满衣。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馀。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主人会良媒,置酒

自小弄丝来,惊多去复回。沙头晚风起,波上夕阳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