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锁山十咏·云根石

吾闻泰山云,触石无不至。
如何兹山中,有石象云气。
仙人事狡狯,幻化翻手易。
鳞鳞作荟蔚,冉冉涌苍翠,清分涧水流,幽映林木邃。
已逃苍狗变,长见玉芝瑞。

作品评述

《九锁山十咏·云根石》是宋代吕同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听说泰山的云,触摸石头无不到达。
如何在这座山中,有石头像云气一样。
仙人的事情狡诈,幻化转瞬即逝。
云状的石头堆积成荟蔚的景象,清澈的涧水流淌,
映照出幽深的林木。已经逃离了苍狗的变化,
长久地见证着玉芝的瑞气。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九锁山上一块神奇的石头,它形状犹如云彩。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叹和对神秘力量的想象。诗人提到仙人的狡诈和幻化,暗示着这块石头可能拥有超凡的力量和灵性。石头的形状如此奇特,它堆积成了壮丽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清澈的涧水和幽深的林木与云根石相映成趣,增添了诗中的幽静和神秘感。最后,诗人说这块石头已经超脱了世俗的变化,长久地见证着玉芝的瑞气,显示出它与仙境和祥瑞的联系。

赏析:
这首诗词以泰山上的一块石头为主题,通过对石头形状的描绘和对仙境、幻化的想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诗人的想象力。诗人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泰山云与石头形状相结合,形容出一幅奇特而美丽的景象,让人产生联想和遐想。诗中的涧水和林木的描绘,给人以清凉和宁静的感觉,与云根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诗人用"长久地见证着玉芝的瑞气"来形容这块石头,显示出它的神奇和超凡的性质,同时也呼应了中国文化中对于玉和仙境的崇尚。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想象力的运用,表达了对自然奇观和神秘力量的赞叹,并给人以超越现实的美的享受。

诗词推荐

受命于天已背时,形模骨相岁寒姿。馨香事业清风觉,枯淡生涯皓月知。檐下横窗谁领略,溪边照水自娱嬉。岭南驿使虽相爱,送入京华岂所宜。

独步人何在,嵩阳有故楼。岁寒问耆旧,行县拥诸侯。林莽北弥望,沮漳东会流。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人生百年中,长为子孙忧。人生百年后,死生两悠悠。流传至曾玄,恩家竟何许。孤坟千万禩,莫适谁为主。嗟哉世间人,小黠而大痴。惜衣仍忍寒,省口仍忍饥。一朝大化尽,未免世俗嗤。存者且偷生,逝者归无期。眼前一樽酒,劝君且重持。

王门激楚曲,相府西凉调。愁中换宫商,郎毋看妾笑。

老态日日增,欢意时时改。唯有对壶觞,依然此心在。

草履蒲团山意存,坐看庭木长桐孙。行斋罢讲仍香气,布褐离床带雨痕。夏满寻医还出寺,晴来晒疏暂开门。道情淡薄闲愁尽,霜色何因入鬓根。

彩帛曳长虹,悠悠卷塞风。三军齐陷阵,应在一挥中。

乞君山石洪涛句,来作围床六幅屏。持向岭南烟雨里,梦成江上数峰青。

忧人何处可销忧,碧瓮红栏湓水头。从此浔阳风月夜,崔公楼替庾公楼。

尝读东坡诗,不可居无竹。况此真琅玕,一一温如玉。得非瑶池种,阿母所爱育。一日三封植,近之谁敢触。山僧不知贵,遣送如薪束。坐成阮家林,色映丘厨醁。主人何必问,抱琴来就宿。此君不须多,潇洒数竿足。却笑陶元亮,但採东篱菊。

后庭寂寂日初长,翩翩蝶舞红芳。绣帘垂地,金鸭无香。谁知春思如狂,忆萧郎。等闲一去,程遥信断,五岭三湘休开鸾镜学宫妆,可能更理笙簧。倚屏凝睇,泪落成行。手寻裙带鸳鸯,暗思量。忍孤前约,教人花貌,虚老风光。

剑佩青霄近,峰峦翠阁重。花明金幄月,香度玉楼风。拜舞诸蕃集,欢娱万国同。遥闻歌吹发,五色庆云中。

送迎懒更下禅床,撑拄犹堪坐道场。大众□□□□病,小师忽报惠休亡。庵荒空复留遗偈,□□□□□厚藏。吾老此诗聊赠别,塔铭合属紫薇郎。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令尹,直和根拨送春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今古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鉤。

一年三百六十斋,一日不斋事如麻。蒲团曲几乌藤杖,是中正要心出家。不耽钱之庞老乐,未划草之丹乐霞。幅巾紫裰春颜在,已见山云埋秋槎。逢人莫问西来意,春去杜鹃啼落花。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雨过山头云气湿,潮生渡口岸痕深。一声短笛斜阳外,知有渔舟泊柳阴。

忆昔湖天雪最奇,画船朝出暮归迟。忍寒常竹怜高节,踏湿寻梅致好枝。熟醉何尝知病酒,狂吟所至动成诗。褵褷冻雀今相似,心欲高飞翅已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