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晁补之的《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yī wǎn fēn lái bǎi yuè chūn , yù xī xiǎo shǔ què yí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越:百越bǎiyuè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宜人:(形)适合人的心意:气候~|景物~。
玉溪:溪流的美称。唐诗人李商隐别号'玉溪生'的省称。水名。江西省信江流经玉山县境内的一段。
小暑:小暑xiǎoshǔ[slightheat;moderateheatthsolarterm]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月、或日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原诗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