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通泉精舍

白道晓霜迷,离灯照马嘶。
秋风满关树,残月隔河鸡。
来往非无倦,穷通岂易齐。
何年归故社,披雨剪春畦。

作品评述

《潼关道中》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潼关道上的景色,并抒发了诗人对离乡之苦和对归乡盼望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白道上凌晨的霜雾迷蒙,马嘶声被迎面的灯火照亮。
秋风吹拂着路旁的树叶,半圆的残月挂在河的另一侧,河边的鸡鸣声阻隔了归路。
往来的人们并不觉得疲倦,穷与达又何曾容易平衡。
何时才能回到故乡的田野,披着雨水,剪春的田地。

诗词描绘了潼关道上的景色,以及在这个道路上来往行人的艰辛和渴望归乡的情感。白道上的霜雾给人一种凄凉和冷清的感觉,离乡的苦难由马嘶声和迎面照亮的灯火所烘托出来。秋风吹拂着路旁的树叶,河的对岸挂着一弯残月,将离乡的孤寂感和盼望归家的情绪隔开。诗人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抒发了对乡愁的深情和对回归故里的渴望。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把自己内心的思绪融入其中,通过景色的变幻来体现自己离乡的苦楚和对归乡的渴望,揭示了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词更像是一首自述性的诗歌,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情感,使读者也能感同身受,与诗人一起共鸣。

作者介绍

郑谷,字守愚,袁州人。光啓三年擢第,官右拾遗,歷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臺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朱弦之琴三人叹,此曲宜传广陵散。要知太上乃忘情,山上婴儿是雷电。情钟我辈才力中,路傍野草年年丰。原头火烧去不尽,天外春意来无穷。西方真人言可恃,爱断有情如爱子。暮年收足欲依僧,一钵一瓶聊止止。西台仙客传风流,细说闲情宽我愁。此身已分松窗下,衲被无人自{左衤

一枕更阑客梦回,冰声犹作浪声来。并刀曾剪松江水,更欲从渠为剪开。

闻道南使归,路从城中去。岂如车上瓶,犹挂归去路。引首恐过尽,马疾忽无处。吞声送百感,南望泪如雨。

骑裔裔,车斑斑。鼓箫悲,神欲还。轰振凯,隐林谷。执妖厉,归献馘,千里肃兮。

越女兰舟泛绿漪,采莲花露湿红衣。万荷影裹歌声过,惊起鸳鸯贴水飞。

放怀吟笑艳阳天,谁似征西相国贤。春酒丁宁终席满,风花点检几枝全。柳间莺踏柔条软,池面鱼吹细浪圆。东阁恨参宾客晚,五湖那暇忆渔船。

扶杖村东路,秋来始此回。寒鸦盘阵起,野菊卧枝开。忧国丹心折,怀人雪鬓催。房湖八千里,那得尺书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凉夜沉沉花漏冻,欹枕无眠,渐觉荒鸡动。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

巴江秋月新,阁道发征轮。战胜真才子,名高动世人。工文能似舅,擢第去荣亲。十月天官待,应须早赴秦。

秋光不见旧亭台,四顾荒凉瓦砾堆。火力不能销地力,乱前黄菊眼前开。

曙气变东风,蟾壶夜漏穷。新春几人老,旧历四时空。身贱悲添岁,家贫喜过冬。称觞惟有感,欢庆在儿童。

船於镜面入烟丛,寺在湖心更柳中。暮色欲来吾欲去,其如南北两高峰。

沿溪复践云,云边访道人。水声齐入耳,由色来遶身。闻君话经济,使我开精神。少微星在此,飞诏何因循。

东泉人未知,在我左山东。引之傍山来,垂流落庭中。宿雾含朝光,掩映如残虹。有时散成雨,飘洒随清风。众源发渊窦,殊怪皆不同。此流又高悬,rT々在长空。山林何处无,兹地不可逢。吾欲解缨佩,便为泉上翁。

忘却下楼扶我谁,接离颠倒酒沾衣。贪看雪样满街月,不上篮舆步砌归。

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西京疲百战,北阙任群凶。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蒙尘清路急,御宿且谁供。殷复前王道,周迁旧国容。蓬莱足云气,应合总从龙。莺入新年语,花开满故枝。天青风卷幔,草碧水通池。牢落官军速,萧条万事危。鬓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不是无兄弟,其如

江天霜晓。对万顷雪浪,云涛氵弥渺远岫参差,烟树微茫,阅尽往来人老。浅沙别浦极望,满目余霞残照。暮云敛,放一轮明月,窥人怀抱。杳杳。千里恨,玉人一别,梦断无音耗。手捻江梅,枝头春信,欲寄算应难到。画船片帆浮碧,更值风高波浩。几时得向尊前,销却许多烦恼。

家学有渊源,传之于艾轩。三珠生老蚌,百鸟避雏鹓。同进谁争贺,诸生定闭蕃。吾穷无可赆,握手赠君言。

小艇上时皆绿水,短筇到处即青山。二十四考中书令,不换先生半日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