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道中

惊忧度岁月,靡觉佳序临。
玉露破金菊,方知秋气深。

作品评述

《浦江道中》是宋代诗人郑刚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惊忧度岁月,
不觉佳序临。
玉露破金菊,
方知秋气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郑刚中对时光流逝的惊愕和忧虑之情。他在浦江道上行走时,突然意识到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而令人愉悦的秋季已经来临。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诗人传达了深沉的秋意。

赏析:
《浦江道中》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时间的感慨。首句“惊忧度岁月”表明诗人对时光的流逝感到震惊和忧虑,暗示着人生短暂的无常性。接着的“不觉佳序临”揭示了美好的秋天已经到来,但诗人并未意识到它的降临。这种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美的错过,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来表达深沉的秋意。诗中的“玉露破金菊”巧妙地表达了秋季的特征,金色的菊花被晶莹的露珠打破,暗示着秋天的清凉和露水的滋润。最后一句“方知秋气深”以简短的语句点明了秋天的深沉之美。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寥寥数字,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展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岁月的深思。这首诗词以其简洁而凝练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作者介绍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湘西斜日边,峭入几寻天。翠落重城内,屏开万户前。崖崚危溅瀑,林罅静通仙。谁肯功成后,相携扫石眠。

细省浮生理,宜令寸地宽。老兼无病少,閒欲不贪难。远极山逾好,晴初雪更寒。聚奎几卿相,谁解胜陈抟。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让仆时。止会摇头道又错,奈何转脚复为非。比图为家效功力,更却与物生瑕疵。失在知人不无过,尧夫非是爱吟诗。

御札轸西陲,龙州出牧时。度关云作雪,挂栈水成澌。剑淬号猿岸,弓悬宿鹤枝。江灯混星斗,山木乱枪旗。锁库休秤药,开楼又见诗。无心陪宴集,吟苦忆京师。

身去日华远,举首望长安。四年留蜀,那复有梦到金銮。遥想将芜三径,自笑已穷五技,无语倚阑干。欲作天涯别,犹对俎尊闲。秋意晚,风色厉,叶声干。阳关三叠缓唱,一醉且酡颜。聚散燕鸿南北,得失触蛮左右,莫较去仍还。后日相思处,烟水与云山。

家山福地古云魁,一日三峰秀气回。会散宝珠何处去,碧岩南洞白云堆。

万里水汇一水大,訇訇声闻十里外。岩口逼仄势更凶,夺门而出悬白龙。龙须带雨浴日红,金光玉色相荡舂。雪净鲛绡落刀尺,大珠小珠飘随风。风折叠之绘变相,三降三升石不让。有如长竿倒拍肉飞仙,中绝援绳跃复上。伏犀埋头不敢出,怀宝安眠遮步障。我欲割取此水置袖中,曰恒燠若

文书引睡那关渠,山尾溪头枕簟如。邓尉寻梅魂路断,墙根自抚不村樗。

山如翠浪经雨涨,开轩似坐扁舟上。西风为我吹拍天,要架云帆恣吾往。太行一千年一青,才遇先生醉眼醒。却笑刘伶糟曲底,岂知身亦属螟蛉。

碧澜堂下即吴兴,十里芙蓉绕石城。山简归时应倒载,条侯醉后尚谈兵。摐洲雨过秋闻雁,橘里春深晓候耕。事简好将樵唱曲,水晶宫里坐吹笙。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入门便清奥,怳如梦西南。泉源従高来,随流走涵涵。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新荷弄晚凉,轻棹

乞得行年到七旬,归田不问富和贫。初非洁己为主士,但欲颐心如古人。每对青山常意适,才逢白叟便情亲。静中百念俱灰灭,识破浮生梦幻身。

傍石寻幽径,穷原得梵城。潮声四面合,山色一团清。农合巡门劝,僧烦倒屣迎。明年吾更健,来伴此中耕。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未闻衲子着深功,但见龙孙送好风。尊宿尚留双塔在,众丘皆让一山雄。禅关暂到何须住,法窟虽深岂用穷。若问如如心自在,梦魂不入大槐宫。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应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应须 一作:要)

一夜江风故不平,道边草木亦成声。岂无老子知津意,尚有秦人逐客情。荒县已传三鼓下,并船犹见一灯明。此生已悟身如寄,始送鸿归又燕迎。

制酒何曾把巨觥,抛书不复对寒檠。老儒愿忍须臾死,要看诸贤起太平。

羲农去不反,释老似而非。太息众皆醉,逝将谁与归?经时忘肉味,尽日掩柴扉。安得同心者,灯前语造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