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

裴相功成归绿野,谢公人望起东山。
巨川欲济须舟楫,只恐求閒未许閒。

作品评述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许閒》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姜特立。这首诗词描绘了裴相功成归隐在绿野,而谢公则追求东山的人望。在诗中,巨川的渡船已经准备好,但裴相仍希望能够获得闲暇的时光。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以及它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裴相功成归绿野,
谢公人望起东山。
巨川欲济须舟楫,
只恐求閒未许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裴相和谢公为主要人物,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追求功名的思考。裴相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人,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事业,选择归隐到宁静的绿野之中。相比之下,谢公则追求名望,渴望在东山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成就。

诗中提到了一条巨大的河流,暗示着裴相和谢公之间的分野。渡船已经在河边准备好,象征着裴相已经做好了远离尘嚣的准备,他可以随时登上船只,踏上归隐之路。然而,他仍然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闲暇时光,享受宁静和自由。

最后两句表达了裴相的心境。他担心自己的请求不会被允许,因为追求闲暇并非易事。这种追求需要得到外界的认可和支持。裴相的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他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也意识到这并非易事。

整首诗词通过对裴相和谢公的对比,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内心挣扎。裴相选择了归隐和宁静,而谢公则选择了追逐名望和社会地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功成名就后的追求与困惑。它呈现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功成与闲暇之间的矛盾和思考。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诗词推荐

城上芳园花满枝,城头太守夜看时。为报林中高举烛,感人情思欲题诗。

珠贯笋弯奇出伦,龙兰入缕叠文茵。芳年长好长欢夜,满意同心同梦人。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赵州三度吃茶,禾山打鼓难比。休於句下寻求,识取口中滋味。若识得,观音院里有弥勒。

宫样新装锦{左衤右颉}鲜,都人争服孟家蝉。天心谁识开真瑞,待见中兴第十传。

武侯落落旧规摹,千载谁能发壮图。抚定南方无后顾,感通北面自前孚。但于号令教心服,自是欢忻听指呼。群策不遗光竹帛,方知儒术本非迂。

草没苔侵弃道周,误恩三品竟何酬。国亡今日顽无耻,似为当年不与谋。

吾家旧筑炉峰宅,岂不怀归困转蓬。奔走微官遍林谷,却寻清磬到圆通。

华显世儒业,循良今吏师。未应州县薄,能简庙堂知。沃辔歌周雅,含香问汉仪。经纶殊未展,曛景迫崦嵫。

六出台成一寸心,银盘里许贮金簪。月中不著蝇点璧。春过翻疑蝶满林。陆地水光山院静,炎天冰片石坛深。杨州只说琼花好,漠漠风水何处寻。

厥初赋形貌,固已具阴阳。素问无人读,流为采战方。

秋风楚江上,送子话游遨。远水宿何处,孤舟春夜涛。浦云沈雁影,山月照猿嗥。莫为饥寒苦,便成名利劳。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

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玩之堪兴异,何必见幽人。晚入应真理,经行尚未回。房中无俗物,林下有青苔。

故居剑阁隔锦官,柑果姜蕨交荆菅。奇孤甘挂汲古绠,侥觊敢揭钩金竿。已归耕稼供藁秸,公贵干蛊高巾冠。改更句格各蹇吃,姑因狡狯加间关。?王方平谓麻姑云:姑固少年,吾老矣,不复作此狡狯变化也。?

岸树冥茫外,人家点画中。断烟分紫翠,残照抹青红。

马蹄赤日走红尘,汗湿林宗折角巾。输与夷山班博士,深衣脱却作闲人。

稚川曾此倒灵瓢,阑上银床压甃腰。丹气腾空知几转,神光射屋起中宵。有茶可品春煎细,何疾能治晓汲遥。万古仙踪应不泯,辘轳声落病僧寮。

顾我长年头似雪,饶君壮岁气如云。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

畎亩一身尧舜乐,幡然尧舜在君民。别无鼎俎要汤具,为有华勋道在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