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蓟北门行

蓟门还北望。
役役尽伤情。
关山连汉月。
陇水向秦城。
笳寒芦叶脆。
弓冻纻弦鸣。
梅林能止渴。
复姓可防兵。
将军朝挑战。
都护夜巡营。
燕山犹有石。
须勒几人名。

作品评述

《出自蓟北门行》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蓟门还北望,
役役尽伤情。
关山连汉月,
陇水向秦城。
笳寒芦叶脆,
弓冻纻弦鸣。
梅林能止渴,
复姓可防兵。
将军朝挑战,
都护夜巡营。
燕山犹有石,
须勒几人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庾信在蓟门北望的情景,表达了他的忧伤之情。诗中描述了关山连绵,皎洁的月亮挂在汉水上,陇水流向秦城。寒冷的笳声和脆弱的芦叶声,以及冻结的纻弦发出的声响,都凸显了严寒的冬季。庾信提到梅林能够解渴,复姓可以防备敌人。将军白天挑战敌人,都护则在夜间巡视营地。燕山上依然屹立着石头,这些石头上刻着几个人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方冬季的严寒和战争的残酷景象,表达了庾信的忧伤和对战争的痛苦思考。诗中的关山、汉月、陇水、秦城等地名景物,配合着笳寒、弓冻等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了一幅荒凉、冰冷的北方战争场景。诗中的梅林和复姓则呼应了人们在战乱中寻求安宁和保护的愿望。将军白天的挑战和都护夜间的巡视,展示了战士们的勇敢和坚韧。最后,提到燕山上的石头,暗示了那些为国家而战的战士,他们的名字将永远被铭记。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战争残酷和个体命运的思考,展示了庾信独特的抒情风格。

诗词推荐

歌声怨极珠难续,琴韵愁深水易分。公子何须赋巫峡,梦中真复有朝云。

祓除已过暮春初,彩舫相衔十里余。浮蜡喜尝新店酒,流尘闲拂壤垣书。

蒲鞭渐弛,__渐少,安用知他帘外。从今也莫察渊鱼,做到不忍欺田地。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大家赞祝太夫人,长伴取、鲁侯燕喜。

桃花未落春水生,百川合流如镜平。江神约束蛟与鳄,东阁郎君将母行。一帆万里无荆越,非雾非烟锁双阙。只今手持天下柄,相公身是稷与卨。潭潭大府琳琅都,翻翻戟带缠金铺。朝回坐对彩衣舞,天上应有人间无。相门出相古来有,周公在前鲁公后。看君父子名一时,野人甘作扶犁手。

幽独起侵晨,山莺啼更早。门巷掩萧条,落花满芳草。烟和魂共远,春与人同老。默默又依依,凄然此怀抱。

海棠初破萼,红艳欲无春。小插依霜鬓。花应恕老人。

我昔曾上五老峰,白云尽处看青松。中有两树如飞龙,正与夏迪画者同。夏迪画松得松趣,个个乃是廊庙具。贞固不特凌雪霜,偃蹇犹能吐烟雾。苍髯猎猎如有声,铁甲半掩苔花青。六月七月炎火生,对此似觉形神清。丈人兀坐诚有道,岂比商山采芝皓?有琴屏却不须弹,而今世上知音少。

闲思至道年中事,独倚左冯城外楼。目断平皋人不见,暮天无际水悠悠。

今日崔斯立,先门苏少公。九流清似镜,一坐凛生风。倾盖难为别,挥毫记所蒙。琳琅谁肯荐,早献大明宫。

维宋洽熙,帝继于理。万姓厚生,三辰顺轨。对时天休,以燕翼子。肃唱和声,神其有喜。

追陪强韵思犹迟,寄语疏林恐未知。酒半寻香攀近蕊,夜分然烛照高枝。莫愁花浪翻天远,且看鲛鮹剪玉宜。冠冕众芳归独步,固应桃李不同时。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枕中久已黄粱熟,镜里从教白发垂。但得渔樵分半席,此生何必要人知。

此生本寄一浮沤,归卧茅茨又四秋。习气未除惟痛饮,幻躯偶健且闲游。买蓑山县云藏市,横笛江城月满楼。与世沈浮最安乐,莫思将相快恩雠。

夜诵都忘浪枕喧,尔家江月旧楼存。新来转使朝宗近,目送风帆到海门。

嫩黄初破未凋残,风露相禁晓色寒。欲并墨梅兼墨竹,何人为作画图看。

东风捏就腰儿细。系滴粉裙儿不起。从来只惯掌中看,怎忍在、烛花影里。酒红应是铅华褪。暗蹙损、眉峰双翠。夜深点緉绣鞋儿,靠那个、屏风立地。

载书先发赴前营,雨浥飞埃晚更晴。人喜望家三舍近,马知归路四蹄轻。风飘点点溪花送,日射行行野树明。却忆今宵毡帐底,翠壶红烛伴双清。

仲秋鸠僝迄穷冬,矩丽依稀似蔡公。濡足几年同国病,肯心一片有谁同。人言此庆钟双凤,天落其成见彩虹。不是坡仙捐宝带,此桥安得往来通。

野水多於地,春山半是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