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四首

闪烁旌旗骤往来,几人遥望起疑猜。
此时若得樊公脚,一踏鸿门两扇开。

作品评述

《颂古四十四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师范。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闪烁旌旗骤往来,
几人遥望起疑猜。
此时若得樊公脚,
一踏鸿门两扇开。

中文译文:
闪烁的旌旗忽然出现,迅速穿梭往来,
几个人远远地望着,心生疑惑和猜测。
此时若能踏上樊公的脚步,
鸿门两扇门就会向你敞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历史的场景为主题,表达了对过去伟大人物的景仰和渴望。闪烁的旌旗象征着盛大的仪式或战争,让人们不禁产生好奇和猜测。作者通过描述旌旗的出现和人们的观望,将读者引入到一个神秘的氛围中。

诗中提到的“樊公”指的是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占鸿门,打开了通往咸阳的道路,从而结束了秦朝的统治。这里,“樊公”象征着伟大的历史人物和独特的机遇。作者以樊公的脚步为比喻,表达了自己渴望踏上历史舞台、取得成就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向往和渴求,通过运用象征手法,使诗词更具意境和含义。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过去伟大时刻的敬仰,同时也能够在自己的想象中找到与历史相联系的个人价值和机遇的期许。

作者介绍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穷愁四十鬓华侵,肘卧垂杨感慨深。遗墨未乾园令札,悲弦长绝献之琴。嗟贤有梦龙占苦,对臆无言鵩坐阴。三步过车绵酹薄,死生从此隔朋簪。

丰肌腻体,雅淡仍娇贵。不与群芳竞姝丽。向琼林珠殿,独占春风,仙仗里,曾奉三宫燕喜。低回如有恨,失意含羞,乐事繁华竟谁记。应怜我,空老去,无句酬伊,吟未就,不觉东风又起。镇独立黄昏怯轻寒,这情绪、年年共花憔悴。

最爱中唐竹,春来百箇鲜。笋残霞落泊,梢散粉婵娟。早叶危衔露,昏枝巧住烟。宁孤一日赏,况在此君前。

汉法戎施幕,秦官郡置监。萧何归旧印,鲍永授新衔。币聘虽盈箧,泥章未破缄。蛛悬丝缭绕,鹊报语詀諵.再砺神羊角,重开宪简函。鞶缨骢赳赳,緌珮绣縿縿。逸翮怜鸿翥,离心觉刃劖。联游亏片玉,洞照失明鉴。遥想车登岭,那无泪满衫。茅蒸连蟒气,衣渍度梅黬.象斗缘谿竹,猿鸣带

祸成篝火最堪怜,蒯索寒芦更与编。细剔膏苏付馋子,却吟醉骨属诗仙。沉冥并作南柯梦,混沌谁开太极天。闻道将糖尤躁扰,解蒲投甑想骚然。

洞口仙岩类削成,泉香石冷昼含清。龙旗画月中天下,凤管披云此地迎。树作帷屏阳景翳,芝如宫阙夏凉生。今朝出豫临悬圃,明日陪游向赤城。

泛舟南北两湖头,到处青幽不用求。水碧山青宜入画,游人欣赏愿勾留。

帢匝枝头簇绛英,朱髹梵器上天成。槛边更种蛮姜叶,依约如归佛手擎。

杜门人事少,排闼相师来。童子忙驱鹤,先生正看梅。烦君滕口说,如我岂身媒。水镜能司马,隆中觅异才。

隔林清磬渐无闻,已有睛晖映瀫纹。扫径不妨留鹤迹,开门只许到鸥群。寒峰独透千层雪,野水双勾一抹云。手启香函看宿火,碧烟袅袅古花文。

羯鼓深宫不用催,东风昨夜领春来。万年枝上红云拥,五色屏中绣幕开。芳影参差摇太液,香风浩荡绕蓬莱。至尊迟日应多暇,诏许群臣举寿杯。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阑干望双桨,农枝储待君。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来吟绿业下,凉风吹练裾。

缙绅处士议所以,将军贵人须毕之。

欲访瑶台蓬岛。烟云缥缈。清游却到凤皇池,听檀板、新声妙。天上除书催早。人瞻元老。东风烟柳罩河堤,更何处、深春好。

饮散兰堂月未中。骅骝娇簇绛纱笼。玳簪促坐客从容。已醉人间千日酒,赐来天上密云龙。蓬仙清兴欲乘风。

路转几山腰,地寻双海眼。涧咽吕公泉,桥横蜀道几。主人去不归,山空春事晚。何时具蔬笋,开门延客饭。

相山风物似斜川,岑寂那知市井喧。岁旱但伤禾穗槁,秋饥犹喜粟皱繁。

谪去房陵席尚温,回看北第已消魂。当时贺厦翩翻者,今日张罗不过门。

捧来前面请安名,黄蘖高高唤一声。剖出从前真面目,从兹佐得国风清。

楼上风流庾使君,笙歌曾醉此中闻。目前已是陵阳路,回首丛山满眼云。晚树萧萧促织愁,风帘似水满床秋。千山不碍笙歌月,谁伴羊公上夜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