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草

一阵春风起,依然故旧情。
墙根霜下草,吾与汝更生。

作品评述

《赠草》是宋代苏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阵春风起,依然故旧情。
墙根霜下草,吾与汝更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考。春风吹动,草从寒冷的冬季中复苏,展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在墙根下的草依然绿意盎然,象征着持久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草的成长和自己与友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并希望友谊能够长久不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草的生长和友谊的寓意。诗人运用了春风、墙根和霜下草等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谊坚韧持久的向往。草在寒冷的冬天中能够顽强地生长,象征着友谊的坚韧和不变。诗人通过与草的对话,表达了对友谊的重视和珍惜,同时也展示了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力量。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通过简短的文字描绘出了深远的意境。诗人以草作为隐喻,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情世故相结合,使诗意更加深远。这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和珍视,同时也呼唤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病夫将已矣,无可答君恩。衾枕同羁客,图书委外孙。久来从吏道,常欲奉空门。疾走机先息,欹行力渐烦。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鸟宿还依伴,蓬飘莫问根。寓形齐指马,观境制心猿。唯借南荣地,清晨暂负暄。

一冬都无五日寒,赤日杲杲后土乾。水官丐归帝弗许,诘朝不雨吾戮汝。斯须便放大瓢倾,一洗万里尘埃清。不妨更作尺深雪,桑榆之功尚堪说。

书阁移年岁,文明难复辞。欢言冬雪满,恨别夏云滋。外尹方为政,高明自不欺。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日茂西河俗,寂寥东观期。遥怀秀才令,京洛见新诗。

草润衫襟重,沙干屐齿轻。仰头听鸟立,信脚望花行。暇日无公事,衰年有道情。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

吏道贵更事,君行非为贫。勾稽戾初意,疾痛击斯民。一日居须葺,他年政若神。放船秋水阔,着眼看修鳞。

初伏青蒲拜皂囊,忽驱五马下潇湘。入承上合尚书牒,分掌中铨吏部郎。焚藁旧垣犹寂寞,拱枢列宿顿辉光。闻归未便能倾倒,五日朝班得缀行。

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

离位克明,火中宵见。峰云暮起,景风晨扇。木槿初荣,含桃可荐。芬馥百品,铿锵三变。

新绿深深嫩更黄,非花非草定何香。故山草木皆余爱,最爱抽梢竹过墙。

简册林中老蠹鱼,年来穷谪尚耽书。竹屏风下凭乌几,画作柯山居士图。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先生不折桂,谪去抱何冤。已葬离燕骨,难招入剑魂。旅坟低却草,稚子哭胜猿。冥寞如搜句,宜邀贺监论。青旆低寒水,清笳出晓风。鸟为伤贾傅,马立葬滕公。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一朝今古隔,惟有月明同。

一色鲜猩血。

百年坠典一朝行,疾痛谁知赤子情。劳瘁可曾沾小惠,追呼蚤已困苛征。

玉井无声户已扃,一庭霜月冷如凝。谁怜寂寞书窗下,冻影梅花伴夜灯。

竹不可无水,有水必有竹。彼美槃涧阿,碧鲜映澄绿。漱石戛鸣球,拂云森立玉。苟得一以清,而况二吾足。上人要心契,毋但悦其目。物我趣不侔,亦恐难医俗。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平生丘壑趣,閒雅更谁同。养竹烟三径,栽花地一弓。棋边消永日,琴上鼓薰风。静里谋生计,优游道不穷。

求仙那得仙来访,多积阴功至有馀。欲悟东林沈东老,故留三十六玄书。

天子当阳,臣工率职。流水朝宗,众星拱极。环佩锵锵,威箅抑抑。上下交何,同民同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