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

天理何曾一日亡,始终感悟为存唐。
平生独有知人鉴,身后功名付老张。

作品评述

《狄仁杰》是一首宋代徐钧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理何曾一日亡,
始终感悟为存唐。
平生独有知人鉴,
身后功名付老张。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天道正义的坚信,强调了始终不变的价值观和对唐朝的崇敬。作者自称有独特的洞察力,能够准确地识别人物的品质。最后两句提到作者希望将自己的功名留给后世,以示对个人价值和传承的思考。

赏析:
《狄仁杰》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观点。首句“天理何曾一日亡”,表达了作者坚信天理永存的信念。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正义和道德价值的坚守,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天理都不会消逝。

接下来的两句“始终感悟为存唐”,表明作者对唐朝的情感和对其辉煌文化的认同。唐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它的文化和荣耀给予了作者启发和思考。

第三句“平生独有知人鉴”,显示了作者对自己洞察力的自信。他声称能够准确地判断人物的品质和本质,这表明了他对人性和人物塑造的深入思考。

最后一句“身后功名付老张”,表达了作者希望将自己的成就和名声传承给后世的愿望。这句话突出了作者对于个人价值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并通过对天理、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展示了对价值观和传承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应该坚守正义、珍视历史文化,并将自己的智慧与成就传承给后代。

作者介绍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爲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爲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谿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爲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诗词推荐

迟日江山好,老去倦遨游。好天良夜,自恨无地可销忧。岂意绮窗朱户,深锁双双玉树,桃扇避风流。未暇泛沧海,直欲老温柔。解檀槽,敲玉钏,泛清讴。画楼十二,梁尘惊坠彩云留。座上骑鲸仙友,笑我胸中磊块,取酒为浇愁。一举千觞尽,来日判扶头。

瓦罐泥中宝。巧匠功成造。修练之时向炉中,内有金光照。有耳何曾晓。有口何曾道。携向街前叫一声,莫教抛撒了。

奇气一纵不可阖,此是借琐耗奇法。奇则耗矣琐未休,眼前胪列成五岳。

渭水侯多失旧封,平原池馆乱来空。青青石上何人赏,孤映暮山风雪中。

昨夜佳期初共。鬓云低、翠翘金凤。尊前和笑不成歌,意偷转、眼波微送。草草不容成楚梦。渐寒深、翠帘霜重。相看送到断肠时,月西斜、画楼钟动。

劝君买取东邻宅,与我衡门相并开。云映嵩峰当户牖,月和伊水入池台。林园亦要闻闲置,筋力应须及健回。莫学因循白宾客,欲年六十始归来。

茫茫古堪舆,何日分九州。封域如许人,仅能着我胸中愁。浇愁须是如渑酒,曲波酿尽银河流。贮以倒海千顷黄金罍,酌以倾江万斛玻璃舟。天为青罗幕,月为白玉钩。月边天孙织云锦,制成五色蒙茸裘。披裘把酒踏月窟,长揖北斗相劝酬。一饮一千古,一醉三千秋。高卧五城十二楼,刚风

孤鹤长松颠,独宿万岩雨。龙湫在石脚,引袂时一取。惊风折乔木,飞焰猎窗户。半夜霹雳声,高斋有人语。

不见上庭树,日高声忽吟。他人岂无耳,远客自关心。暂落还因雨,横飞亦向林。分明去年意,从此渐闻砧。

插柳终惭桂,殷勤买柏栽。予如樗栎者,汝自陈梁才。今日藩篱护,他年风雨哀。人生朝暮尔,此物到云来。

一喝当头雷电奔,人间说亦暗销魂。看来岂止聋三日,直至如今海岳昏。

峰顶浮图第几重,四天尘界尽虚空。县居岛屿萦回处,海在烟霞叆叇中。浴水垂盘晒谷日,轰雷鼙鼓怒涛风。蓬莱咫尺兰干底,平步长桥跨玉虹。

孤凤落鹰巢,啼麟坠虎穴。未能脱蒙茸,安得出轩凸。迢递空自倬,耀灵久已灭。禔身入三门,黾勉成吾拙。

我亦云根结小房,年来与世略相忘。定知可蜕纷华事,不及弦歌气味长。

夜半渐惊风作恶,朝来賸喜月为良。知梅有意商量雪,问菊何谋淮备霜。和靖未吟先得趣,渊明欲断己无肠。物情荣悴胡关我,独酌悠然寓醉乡。

黄鸡白酒田间乐,藜杖葛巾林下风。更若食芹仍暴背,野怀并在一轩中。

帘卷青楼,东风暖,杨花乱飘晴昼。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海棠花谢春融暖,偎人恁、娇波频溜。象床稳,鸳衾谩展,浪翻红绉。一夜情浓似酒。香汗渍鲛绡,几番微透。鸾困凤慵,娅姹双眉,画也画应难就。问伊可煞□人厚。梅萼露、胭脂檀口。从此後、纤腰为郎管瘦。

古墓崔巍约路岐,歌传薤露到今时。也知不去朝黄屋,只为曾烹郦食其。

地豁天开眼界宽,两山相对列巑岏。多情烟树连村暗,不事沙鸥照水寒。立马踌躇饶野兴,抗尘奔走尚粗官。归来准拟江湖计,不负蓑衣与钓竿。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