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释宗杲的《偈颂十四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wǒ shuō cǐ jì zhù guāng míng , pǔ shī fǎ jiè zhū nǚ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光明:(名)亮光:他眼前闪出一线~。[反]暗淡|黑暗。②(形)明亮。③(形)表示正义或有希望的事物:~之路|~大道。[反]黑暗。④(形)没有私心,坦白:~正大|~磊落。[反]阴暗。
施法:施法shīfǎ∶施行法令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周礼》∶[道士、巫师等]施展法术
女人:妻子。
法界:佛教语。梵语dharma-dh?tu的意译。通常泛称各种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
普施:普遍施与。
释宗杲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原诗
女流中有大丈夫,示现其身化其类。
以戒定慧解脱法,摄彼贪欲瞋恚痴。
虽处于中作佛事,如风行空无所依。
过去未来及现在,尘沙诸佛及菩萨。
异口同音发是言,善哉奇特世希有。
心源清净无忧喜,不作无喜无忧想。
逢场作戏随世缘,而于世缘无所著。
六月火云烧碧空,雷声忽震三千界。
销除热恼获清凉,是彼丈夫诞时节。
我说此偈助光明,普施法界诸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