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潭寄远上人

小潭澄见底,闲客坐开襟。
借问不流水,何如无念心。
彼惟清且浅,此乃寂而深。
是义谁能答,明朝问道林。

作品评述

《对小潭寄远上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潭澄见底,
闲客坐开襟。
借问不流水,
何如无念心。
彼惟清且浅,
此乃寂而深。
是义谁能答,
明朝问道林。

诗意:
这首诗词以小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宁静与内心深处的思考的思索。诗人观察到小潭的水清澈见底,他坐在潭边,心情宁静。他借问水为何不流动,暗示了他思考的问题:为何没有念头的心境才能达到真正的宁静。他认为那些水清浅的小潭只是表面的宁静,而他内心深处的寂静才是真正的宁静。最后,诗人希望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明天早晨,他将向道林继续探讨这个课题。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小潭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与思考的思索。诗人用小潭来隐喻内心的境界,将它与外在世界的喧嚣对比,表达了他对于内心深处的静谧渴望。他认为真正的宁静不是表面的平静,而是内心的深沉和对于内心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水的比喻,启示了人们应当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而非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

诗中的明朝问道林暗示了诗人对于问题的深思熟虑,他渴望有人能够给予他答案。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与思考的追求,以及对于清静境界的向往。这种境界与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的闲适生活和内心修养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小潭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和深处思考的追求,寄托了他对于清净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问题的思索和对于答案的渴望。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苦雨忽相贷,名山难久孤。春泉新雀舌,野苑嫩龙须。土宇钱王日,风烟释氏徒。行人逢不问,松吹自传呼。

先将荼醾薰酒,却採枸杞烹茶。子谓人非土木,贤知吾岂匏瓜。

笔枯砚燥自伤悲,文体全关气盛衰。倚马纵允挥万字,骑驴尚足课千诗。奉盘谁可推盟主,撼树人方谤老师。疑有更深于此者,入山十载试精思。

盛事无虚得,玄襟可自知。遍观同辈行,试似暮年时。衮冕趋椒殿,箫韶送玉卮。又宜天一笑,独此有遗悲。

才开便落不胜黄,覆著庭莎衬夕阳。只共蝉催双鬓老,可知人已十年忙。晓窗须为吟秋兴,夜枕应教梦帝乡。蜀国马卿看从猎,肯将闲事入凄凉。

嬴皇当极黄杨死,一寸霜皮生不起。峄阳老干青铜根,玉叶排秋十三子。郁华羿妃缓两辔,迟回二万八千二。春秋九十短长匀,青红白黑上下均。千秋万岁奉明君。

一舟海角到天涯,春信江南梅欲花。莫道别时无酒语,与君剪烛夜烹茶。

维舟息行役,霁景近江村。并起别离恨,似闻歌吹喧。高林月初上,远水雾犹昏。王粲平生感,登临几断魂。

山公今日饮何处,为爱束池似习池。乔木尚传钱相宅,苍苔已上岳公碑。井?或从双剑出,石人夜逐五丁移。中天艮岳为平地,可但平泉草木悲。

地暖雪花摧,天春斗柄回。朱泥一丸药,柏叶万年杯。旅雁辞人去,繁霜满镜来。今朝彩盘上,神燕不须雷。

茂林斑若锦,秀巘矗如屏。底处供登览,阑干在杳冥。

万籁从风俱发声,唯松得之尤善鸣。五声水乱无亏成,膝横三尺秋月明。君家江南一茆屋,直干森森伴幽独。人言丝竹不如肉,曲肱听度无弦曲。故山偃盖未十围,猿惊鹤怨吾当归。聊凭东风寄君诗,风鸣松鸣吾不知。

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菱丝萦独茧,蒲米蛰双鱼。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饵悬春蜥蜴,钩坠小蟾蜍。詹子情无限,龙阳恨有馀。为看烟浦上,楚女泪沾裾。

凤凰池上亦何荣,道义曾知有利名。达则春风天下共,穷时晓雨陇头耕。

未须多买酂侯田,且可同乘曲逆舡。昨夜皛山云作雨,东流一水径通天。

三十年前识雅容,蹉跎人事各成翁。而今头白灯明里,有酒何妨一醉红。

柴门寂寂闭山光,客至供糜有二方。谁存唐衢归魏阙,肯令五适老阌乡。藕塘待晚对幽壑,竹院消闲近宝坊。用舍由时姑袖手,岂无真乐在濠梁。

湖上仙山隔渺茫,世尘不上渡头航。白蘋开处藏渔市,红叶中间放鹿场。落日沈沙罾有影,新霜着树橘生香。遥闻逋老经行处,芝草葳蕤满路傍。

日逐滋南寇,天威抚北垂。析珪行仗节,持印且分麾。羽檄双凫去,兵车驷马驰。虎旗悬气色,龙剑抱雄雌。候月期戡翦,经时念别离。坐闻关陇外,无复引弓儿。

深巷茅檐日渐长,卧看花鸟竞朝阳。惜无好事携樽酒,赖有邻家振烛光。尚友颇存书万卷,封侯正阙木千章。错刀锦段相仍至,小子都忘进取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