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写法华

矮窗岑寂中,一字一点血。
血尽笔秃时,止止不须说。

作品评述

《刺血写法华》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心月。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矮小的窗户旁寂静的地方,
一滴一滴地滴下血。
当血流干,笔尖变得纯白时,
停下来,不再需要言说。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而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创作的精神和追求。诗人用自己的血作为墨汁,一字一点地书写,将自己的心血融入到作品中。诗中所描述的矮窗和寂静的环境,暗示着作者创作时的专注与沉思。当血尽笔秃时,诗人意味深长地表达了他的创作态度,认为在艺术创作中,言语已经无法再表达出更多,只需保持沉默。

赏析:
《刺血写法华》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意境。诗人不用过多的词藻,却能通过血与墨的象征意义,展现出对艺术的极致追求。血作为生命的象征,被诗人用来代表自己的情感和灵感,将创作过程与生命的力量相联系。诗人通过将血滴在纸上,将自己的思想与感受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艺术的真诚投入和追求完美的决心。当血尽笔秃,作者意识到言语已经无法再表达出更多的东西,因此选择了止步,保持沉默。这种表达方式与传统文人的追求相契合,强调了内心深处的沉静和超越言语的境界。

《刺血写法华》通过简洁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诗人的创作心境和对艺术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它鲜明地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独立性格,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首诗词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创作心路历程,也折射出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艺术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临老伤行役,篮舆岁月奔。客愁无处避,世事不堪论。白道含秋色,青山带雨痕。坏梁斜斗水,乔木密藏村。易破还家梦,难招去国魂。一身从白首,随意答乾坤。

东家美人发委地,辛苦朝朝理高髻。西家美人发及肩,买妆假髻亦峨然。金钗宝钿围珠翠,眼底何人辨真伪。夭桃窗下来春风,假髻美人归上公。

人老家何在,龙眠雨未惊。酒船回太白,稚子候渊明。幸与登仙郭,同依坐啸成。小楼看月上,剧饮到参横。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卑湿长沙地,空抛出世才。已齐生死理,鵩鸟莫为灾。

曹子本儒侠,笔势翻涛澜。往来戎马间,边风裂儒冠。诗成横槊里,楯墨何曾干。一旦事远游,红尘隔岩滩。平生羊炙口,并海搜咸酸。一従荔枝饮,岂念苜蓿槃。我亦江海人,市朝非所安。常恐青霞志,坐随白发阑。渊明赋归去,谈笑便解官。今我何为者,索身良独难。凭君问清淮,秋水

佐梁图禅尔开先,舌断徒劳上诉天。一梦功名成底事,东阳风月自千年。

贤相德符充,朝推文武雄。海波先若镜,关草豫从风。钺助将军勇,威成天子功。琼章九霄发,锡宴五衢通。玉辗龙盘带,金装凤勒骢。虎貔纷儗儗,河洛振熊熊。戈剑千霜白,旌旗万火红。示刑夷夏变,流惠鬼方同。寇息军容偃,尘销朔野空。用师敷礼乐,非是为獯戎。

陈侯少有场屋声,岁在壬午联荐名。晚年倦游安里居,君亦怀绶归家庭。齐年连烟更同社,臭味相与如弟兄。一朝话别欲远去,洗盏更酌歌渭城。合沙乐土宜宦游,或谓不减洛与京。平分风月信可乐,人家弦诵几连甍。岂惟帅阃赖关决,定知秋闱望陶成。西都外司掌宗盟,烦君共二为之丞。

插天千丈两碧城,中有玉堑空岩扃。瀑流悬布不知数,乱落嵌根飞白雨。瑶琨为室云为关,龙君所居朱夏寒。不辞击棹更深入,万一龙惊雷破山。

雨后湖光照绿苹,岸行舟载苦吟身。恨无杯酒浇胸次,折得梅花插帽轮。流水六桥人自老,暖烟十里柳重新。飞来白鹭如相识,共乐羲皇世上春。

缀迹中朝十四春,精{缪去纟加金}两锡两围新。赐袍又见光蹄褭,沃辔不妨翔苑麟。有马可乘存史阙,无衣谩赋感君仁,轻肥岂是平生志,髀肉何堪豢此身。

化工着意作幽花,疑是来从阿母家。寂寞沙村烟雨里,如看竹外一枝斜。

筑岩春脉下飞泉,林阁留宾敞庆筵。流水环阶智者乐,醇醪饮吏相君权。和歌远属钧枢旧,禊帖间存爵里贤。此地胜游谁复见,醉波深映六符天。

冰散瑶津波隐隐,雪残鳷鹊气葱葱。新春游豫祈民福,红伞琱舆从两宫。

苍鬓萧疏并曲台,北门笑口屡同开。仲升投笔燕南去,王粲从军陕右来。月冷戍楼悲短笛,天寒戎幕赖深杯。更为后会知何地,终日思君首懒回。

长干小妇学吹箫,楼外闲风弄翠条。近得广陵消息未,暮潮已过赤栏桥。

山林恨与亲友别,朝市不堪车马喧。陈子调高无俗客,一廛却要近修门。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路傍见花发,似妾初嫁时。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昨日惜红颜,今日畏老迟。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

结屋缘崖地苦悭,嘉名犹记寿丘山。万家不隔高人眼,日月东西见往还。

秋晚兼旬雨,雨晴当有霜。颇思游近县,亦已戒轻装。珍鯗披绵美,寒醅拨雪香。菊花常岁有,所喜及重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