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宋妃六首

东风渺渺客天涯,病眼先春已见花。
远欲报君羞强聒,老知随俗厌雄夸。
穷通往事真如梦,得失秋毫岂更嗟。
邂逅故人唯有醉,醉中衣帻任欹斜。

作品评述

《次韵酬宋妃六首》是王安石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身在异乡,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疲倦感。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东风渺渺客天涯,
病眼先春已见花。
远欲报君羞强聒,
老知随俗厌雄夸。
穷通往事真如梦,
得失秋毫岂更嗟。
邂逅故人唯有醉,
醉中衣帻任欹斜。

这首诗的意境主要围绕着作者身处异乡、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感展开。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诗意和赏析:

1. 东风渺渺客天涯:东风吹拂,寓意着春天的到来,但对于身在异乡的作者来说,东风只是遥远的消息,无法亲身感受。渺渺客天涯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身处陌生地的孤独和无助之感。

2. 病眼先春已见花:作者的眼睛患病,视力模糊,但在春天的初现中,依然能够看到花开的景象。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即使受到疾病的困扰,也能从自然中感受到生机和美好。

3. 远欲报君羞强聒:远在他乡的作者渴望向亲人表达思念之情,但由于距离遥远,只能通过书信或消息传递,觉得自己的声音显得苍白无力。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交流的渴望。

4. 老知随俗厌雄夸:作者已经年老,对于那些虚夸和浮华的言辞已经感到厌倦。他选择与世俗随波逐流,不再追逐虚荣和声名。

5. 穷通往事真如梦:作者对于过去的经历和境遇有了更深的领悟,认识到人生的穷达和荣辱都只是短暂的幻梦。

6. 得失秋毫岂更嗟:对于得失和成败,作者不再过于计较和懊悔。秋毫是非常细小的东西,这里用以比喻微小的得失。作者认为这些微小的得失并不值得过多的忧虑和悲叹。

7. 邂逅故人唯有醉:偶然遇见故人,作者唯有借酒消愁,通过痛饮迷醉来忘却思乡之情和对故人的思念。

8. 醉中衣帻任欹斜:在醉酒的状态下,作者不再拘束于形象和仪态,随意衣冠不整,随性而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对过去经历和现实生活的看法,以及对得失和虚荣的态度。《次韵酬宋妃六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经历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疲倦和厌倦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东风渺渺客天涯,
病眼先春已见花。
远欲报君羞强聒,
老知随俗厌雄夸。
穷通往事真如梦,
得失秋毫岂更嗟。
邂逅故人唯有醉,
醉中衣帻任欹斜。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1. 东风渺渺客天涯:东风轻柔而温暖,渺渺遥远,作者身处客居异乡,远离故乡,感叹东风的消息只能遥远地传达到他的天涯。

2. 病眼先春已见花:作者的病眼朦胧,视线模糊,但春天却已经来临,他依然能够看到春天的花朵。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即使身体不健康,也能从大自然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3. 远欲报君羞强聒:作者远离亲人,渴望向他们传达思念之情,但由于距离遥远,只能通过书信或他人转告,觉得自己的声音显得有些羞涩和微弱。

4. 老知随俗厌雄夸:作者年事已高,对于那些夸夸其谈和浮华的言辞已经感到厌倦。他选择随波逐流,不再追逐虚荣和炫耀。

5. 穷通往事真如梦:作者认识到人生的荣辱得失都只是短暂的幻梦,无论贫穷还是富贵,过去的经历都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

6. 得失秋毫岂更嗟:对于微小的得失和失败,作者认为不值得过多的忧虑和懊悔。秋毫是非常细小的东西,这里用以比喻微不足道的得失。

7. 邂逅故人唯有醉:偶然遇见故人,作者只有通过酒来消解思乡之情和对故人的思念。

8. 醉中衣帻任欹斜:在醉酒的状态下,作者不再拘束于形象和仪态,随意地穿着衣帽,随性而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对过去经历和现实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得失和虚荣的态度。作者通过诗词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现实的疲倦感。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髯夫当前黧妇后,腊鬼作粮驱鬼负。虹霓可驾雷可车,胡为役鬼来肩舆?乃知老馗未公正,怙威植私干律令。玄云沈阴鬼怪多,馗乎馗乎奈尔何!

前日来攀小园树,枝头蓓蕾无万数。今朝置酒来赏花,已有残英伴飞絮。春花如此将奈何,白日虽迟终不住。莺歌蝶舞两矜春,见我长嗟亦飞去。

为问中郎昔抗忠,力箴颇牧不能庸。如今疆场多尘扰,颇牧还能容不容。

通身是口挂虚空,不管东西南北风。一等与渠谈般若,滴丁东了滴丁东。

赏遍林泉去未能,却来溪口访岩僧。为观远景忧奇处,更陟危亭最上层。云吐前峰疑霈雨,泉飞别涧旋凝冰。陋容樵悴烦躬笔,待结钱唐九老朋。

宾空后甲再经壬,香断金炉已七春。四十一年民父母,谁知今日帝乘云。

切劝学人,悟取灵台,休得外求。这天机玄妙,非容易,与君今日,细说根由。没口婆婆,偏能言语,没脚童儿,擅蹴戏*。真消息,见云埋玉洞,月照金楼。有谁似我能修。把狮子擒来变作牛。向黄河浪里翻筋斗。太阳宫里,捉住猕猴。白雪花开,青云子结,占得玄关第一筹。仙宫舍,跨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

仙郎早朝退,直省卧南轩。院竹自成赏,阶庭寂不喧。焚香开后阁,起草闭前门。礼乐风流美,光华星位尊。荣兼朱绂贵,交乃布衣存。是日登龙客,无忘君子恩。

千里潮阳喜政成,五年重会帝王城。尺书不寄头俱白,一笑相逢意已倾。辉采共看新列宿,风流犹记古州瀛。诗编总是惊人语,怪得年来太瘦生。

避湿违寒不出门,一冬未省正冠巾。月从雪后皆奇夜,天向梅边有别春。秉烛登临空语旧,拥炉情味莫怀新。荣华势利输人惯,赢得尊前现在身。

羌笛胡琴春调长,美人何处乐年芳。野船弄酒鸳鸯醉,官路攀花騕褭狂。应和朝云垂手语,肯嫌夜色断刀光。

新凉凭雨入郊墟,却置诗书困简书。顾我尘埃随野马,今谁风味忆鲈鱼。可能三釜从吾好,且放双眉满意舒。賸买一尊浇礧磈,从他虢虢水鸣除。

老去胸中百事真,同游无复白头新。鹊从熟後频分食,鹿渐驯来不避人。

大霞霏晨晖,元气无常形。玄辔飞霄外,八景乘高清。手把玉皇袂,携我晨中生。玄庭自嘉会,金书拆华名。贤女密所妍,相期洛水輧。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万里修途似梦中,天家赐予意无穷。昭仪别馆香云暖,自把诗书授国公。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行一作悲)(此诗一作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杀气落乔木。浮云蔽层峦。孤凤鸣天倪。遗声何辛

江间虽炎瘴,瓜熟亦不早。柏公镇夔国,滞务兹一扫。食新先战士,共少及溪老。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竹竿接嵌窦,引注来鸟道。沈浮乱水玉,爱惜如芝草。落刃嚼冰霜,开怀慰枯槁。许以秋蒂除,仍看小童抱。东陵迹芜绝,楚汉休征讨。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