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赵鼎臣的《侍耕诗三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ì chén jìng yù zhōng qiān mǔ , dà bàn nóng fū bù xiá b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农夫:旧时称从事农业生产的男子。
千亩:春秋时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
不暇:(动)没有时间;忙不过来:应接~|自顾~。
大半:超过半数;大部分;也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赵鼎臣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原诗
记取宣和第一年,銮舆晓出劝耕田。
侍臣竞欲终千亩,大半农夫不暇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