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左翰林三友亭

劲节虬枝水月香,轩前高坐胜寻常。
翰林此意知非浅,曾有坚心秉雪霜。

作品评述

《题左翰林三友亭》是宋代黄棨创作的诗词。诗中描绘了水月香花的美景,表达了翰林之士高雅的情趣和他们对学问和品德的追求。

诗中的“劲节虬枝水月香”形象地描绘了左翰林三友亭周围的环境。水月香是一种花卉,其树枝强健有力,上面开满了花,花香四溢,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整个景象虽然平凡,但却给人以极大的享受。作者将这一景色与普通的景物区别开来,显示了左翰林三友亭的显赫之处。

诗中还提到,作者坐在左翰林三友亭前,享受这美景。这种高坐的位置使作者更能欣赏到这一景色的美妙。同时,作者也向读者展示了翰林之士的高雅品味和修养。

最后两句“翰林此意知非浅,曾有坚心秉雪霜”表达了翰林之士的追求。翰林们都是通晓文学的,他们对美的追求并不浅薄。他们追求学问的坚守和强烈的品德,就好比秉持着雪霜之心,不畏世俗的腐朽。

整首诗以写景入手,通过描绘水月香花的美景,展现了翰林之士的高雅品味和对学问和品德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翰林三友亭和其中的人们的赞美和敬意。

诗词推荐

山堂闻夜雨,隔牖洒长松。渍草悲蛩语,浸苔冷鹤踪。林喧和叶下,涧响杂村舂。不倦连床话,怜君意转浓。

西风吹动锦斓斑,晓起窥园露未干。三月宿酲醒不得,正思风味到辛盘。

楚客怨逢秋,闲吟兴非一。弃官守贫病,作赋推文律。樵径未经霜,茅檐初负日。今看泛月去,偶见乘潮出。卜地会为邻,还依仲长室。

夜饮青莲居士家,高吟大笑对梅花。饕杯自喜更筹缓,醉墨偏随烛影斜。

客馆何寥寥,明月竟窗户。青天悬列星,零露沾宿莽。怀起不遑寐,起坐听漏鼓。听罢复重听,听彻三四五。

紫禁香如雾,青天月似霜。云韶何处奏,只是在朝阳。

有芸黄其华,在彼众草中。清香濯晓露,秀色摇春风。幸依华堂阴,一顾曾不蒙。大雅彼君子,偶来从学宫。文章高一世,论议伏群公。多识由博学,新篇匪雕虫。唱酬烂众作,光煇发幽丛。在物苟有用,得时宁久穷。可嗟凡草木,粪壤自青红。

归期若可数,何事此时情。春色雨中尽,客愁天际生。离骚烦尔传,月旦莫余评。早韭周妻厌,因因不肯鸣。

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浙间笔工麻粟多,精艺惟数冯应科。吴升姚恺已难得,陸震杨鼎肩相摩。我游金渊饭不足,破砚生苔尘满目。毛锥自笑不中书,白发纷纷老而秃。中山博士子墨卿,贻书荐至杨茂林。里儒大半习刀笔,耳闻竽瑟谁知音。善刀而藏归勿出,博士校书行有日。定当致汝数百枚,东坡有云北方无此

规模应甲刹,殿阁拥金仙。岁歉炊烟绝,城低野色连。客僧皆散去,主者独安眠。成毁难逃数,山门八百年。

一帘疏雨。道是无情还有思。坐久魂销。风动珠唇点点娇。生平浩气。静乐机关随处是。熏透寒衾。蝴蝶休萦万里心。

妾恨比斑竹,下盘烦冤根。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

嫩绿新生杨柳枝,轻风故故向人吹。春波不画东流意,折得柔条欲遗谁。

几点丹砂照绿阴,瑶池内使翠霞襟。东风何处曾相识,沉水香消午院深。

锁户真成了。百朝甚惺洒。冰餐非苟且,玄妙就中超,*马眸粘惹。恩爱俱齐舍。闲游冶。教余同幽雅。仙子共成修,写马明星下。

闻道池亭胜两川,应须烂醉答云烟。劝君多种长腰米,消破亭中万斛泉。

尝游芍陂上,颇见楚人为。水有鸟鱼美,土多姜芋宜。宁无董生孝,将奉叔敖祠。旧令乃吾友,寄声於此时。

紫菂擎秋翠叶乾,骈头{左角右戢}{左角右戢}尽团乐。急难原上高飞翼,独把霜枝了岁寒。

云水萦回溪上路。叠叠青山,环绕溪东注。月白沙汀翘宿鹭。更无一点尘来处。溪叟相看私自语。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尊酒不空田百亩。归来分得闲中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