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

韩公是襄士,日赏城西岑。
结构意不浅,岩潭趣转深。
皇华一动咏,荆国几谣吟。
旧径兰勿剪,新堤柳欲阴。
砌傍馀怪石,沙上有闲禽。
自牧豫章郡,空瞻枫树林。
因声寄流水,善听在知音。
耆旧眇不接,崔徐无处寻。
物情多贵远,贤俊岂无今。
迟尔长江暮,澄清一洗心。

作品评述

《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登上万山亭的景色、景致和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以描绘景色为主,通过描写韩公赏景、赠予他人的情景来展示登山的乐趣。诗篇开头提到韩公是襄士,日常喜爱登城西岑山,说明他对自然山水的赏识。紧接着通过描绘山水的特点显示山水结构深远,让人颇有艺术的趣味。

接下来,诗人转入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他提到皇华一动咏,讲述了自己在这美丽的山水之中心生灵运动的感受。随后又提到荆州国人很多都对这座山水作了多次歌颂。

然后诗人引申开了,描述了老朋友老了没人来寻,贤士才子难觅踪影。从而反映了作者对友谊的思念和寂寞。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抛开烦恼,迎接新的开始的心情。通过长江的运行和心灵的净化来象征重新开始的阶段。

这首诗词以写景为主,展示了孟浩然对大自然山水的深厚感情。同时,通过描写友情与思念,抒发了孤独与寂寞之情。整首诗词意境优美,音韵流畅,给人以诗意盎然的享受。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诗词推荐

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垆峰二十人。

牡丹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牡丹

只与酴醾话独醒,不随桃李竞时名。人怜国色无花对,天与风流并蒂生。两两鹤红思并翥,双双鹿紫待齐鸣。冲天食野方多庆,尽是仙翁手种成。

牡丹

谢公文章余,幽事课伐岭。清诗如玄酒,胡乃淡而永。得无西堂梦,春草句弥胜。但使田野传,何须论铭鼎。

牡丹

红叶飘飖出御沟,银屏金屋不知秋。侍臣鹄立空翘首,日色曈昽满凤楼。

牡丹

千里相思一段奇,精交神契及心期。池塘春草天然句,不梦此人无此诗。

牡丹

流阳为役者,相访叶纷纷。有句虽如我,无心未似君。构林青及竹,茆屋暖于云。何日相将去,千山麋鹿群。

牡丹

市井三墩北,招提百丈东。晴云披叆叇,寒日弄瞳曨。滴沥林梢雨,凄凉盖影风。我惭追骥足,策蹇走巴僮。

牡丹

太平时世园亭内,丰稔岁年村落间。情味一般难状处,风烟草木尽闲闲。

牡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牡丹

太平官府不停囚,求剑乌衣欲刻舟。私荚是鸡难做鹤,公庭得马便成牛。不疑若受千金谤,胶鬲当贻万世羞。见说明公在莲幕,不知能鉴此冤不。

牡丹

尚志服事跛神仙。辛勤了、万千般。一朝身死入黄泉。至诚地、哭皇天。旁人苦苦叩玄言。不免得、告诸贤。禁法蝎儿不曾传。吃畜生、四十年。

牡丹

野水桥边折得看,花头开尽雪痕乾。刚风摇动仙云坠,一夜香深玉骨寒。

牡丹

汲井辘轳鸣,寒泉碧瓮盛。欲为三伏美,方俟十旬清。梦忆黄公舍,徒闻韦氏名。熟时梅杏小,独饮效渊明。

牡丹

玉京清漏起微凉。好秋光。金杯潋滟酌琼浆。会仙乡。新曲调丝筦,新声更飐霓裳。博山炉暖泛浓香。为寿百千长。

牡丹

四出花中毕,三开格外芳。名高评月品,韵胜霸秋香。

牡丹

当年花草径,满目旧林亭。无复东山妓,空门苔藓青。

牡丹

年才六十已为卿,际会明时蚤显荣。禄厚恩深何以报,惟当努力罄忠诚。

牡丹

犁牛生骍角,老蚌产明珠。人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事固不可知,物亦难其拘。一归于臆度,义失乎精粗。

牡丹

玉带胡奴骑且牵,银騣白鼻两争先。八坊龙种知何数,乞与岐邠并锦鞯。

牡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