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湾前两明月,我船终日画中行。

出自明代王鏊的《和九逵见招山行》

出自明王鏊的《和九逵见招山行》

拼音和注音

xiāo xià wān qián liǎng míng yuè , wǒ chuán zhōng rì huà zhōng h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中行: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泛指中庸之道。复姓。中列。中军。中等德行。唐·宋时,尚书省分六部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为“中行”,工、礼为“后行”。见宋·王溥《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上》。

终日:(副)整日;从早至晚:~奔波。

消夏:消夏xiāoxià避暑;用消遣方式度过夏季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閒居无送亦无迎,唯是看山尚有情。

那更亚夫怀怏怏,却怜定远策平平。

登高眺远眸方豁,度堑穿林脚尚轻。

消夏湾前两明月,我船终日画中行。

诗词推荐

层云飞鸟共危栏,江汉朝宗万折盘。王气信知千古盛,圣图元自九朝宽。公余曳履探殊胜,酒罢磨崖记众懽。衰惰不知能健否,相从河岱弄柔翰。

当时永叔在杨州,中秋待月後池头。约公准拟与我敌,是夜二雄利矛。我时小却避其锐,风愁雨怛常娥羞。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树婆娑而枝虬。作诗夸诧疑天公,爱惜光彩向此收。四坐稽颡叹辩敏,文字响亮如清球。更後数日我北去,相与送别城门楼。谁知康成能饮酒,一饮三百杯

雨过园林,触处落红凝绿。正桑叶、齐如沃。娇羞只恐人偷目。背立墙阴,慢展纤纤玉。听鸠啼几声,耳边相促。念蚕饥、四眠初熟。劝路旁、立马莫踟躇,是那里唱道秋胡曲。

极知秋旱已难医,所喜阴云匆四垂。毕竟不成檐半滴,辛勤枉费雨千丝。

春雨昨开花,秋霜忽沾草。荣枯催日夕,去住皆须老。君望汉家原,高坟渐成道。

梨栗鸟啾啾,高歌若自由。人谁知此意,旧业在湖头。饥鼠掀菱壳,新蝉避栗皱。不知江海上,戈甲几时休。桑柘参桐竹,阴阴一径苔。更无他事出,只有衲僧来。堑蚁争生食,窗经卷烧灰。可怜门外路,日日起尘埃。南北如仙境,东西似画图。园飞青啄木,檐挂白蜘蛛。邻叟教修废,牛童

寻常凡木最轻樗,今日寻樗桂不如。汉高新破咸阳后,英俊奔波遂吃虚。

贫甚谁传辟谷方,闭门饮水自徜徉。无求无欲无魔恼,月白庭空一炷香。

无地无锥彻骨贫,利生深愧泛余珍。廛中大施门难启,乞与青山养病身。

一片轻鸿度小坡,半泓浅碧浸丛莎。黑云垂地雨声急,黄叶满林秋意多。短发未冬先有雪,懒心如井不生波。孤砧已报寒消息,欠问眠鸥觅芰荷。

书筒旧岁尚谆谆,曾几何时哭蜀珍。对紫薇边还老手,近红云处立长身。禁中视草蒙天笑,湖外埋轮触相嗔。直气雄辞俱已矣,西风怀友一沾巾。

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

孟氏至诚通竹笋,姜诗纯孝感渊鱼。古人常欲养志意,君子不唯全发肤。有妹言归奉箕帚,仰谁出力助葭莩。等闲亲鬓贫中白,自悔从来色养疏。

晚沐金仙宇,迎秋白帝祠。轩裳烦吏职,风物动心期。清镜开尘匣,华簪指发丝。南宫有高步,岁晏岂磷缁。

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

此生将老竟何为,未信全关造物儿。十载宦游无我拙,一生怀抱有君知。天边故国人空老,江畔黄花谁与期。跨马东归犹是客,离亭别酒莫盈卮。

对花只是月宫游,浥彼黄流注玉舟。莫被清光虚度了,此生更有几中秋。

雄风豪雨,时节清明近。帘幕起轻寒,暖红炉、笑翻灰烬。阴藏迟日,欲验几多长,绣工慵,围棋倦,香篆频销印。茂林芳径,绿变红添润。桃杏意酣酣,占前头、一番花信。华堂尊酒,但作艳阳歌,禽声喜,流云尽,明日游俊。

越山杨梅最珍美,人杰地灵生项里。江东庙食忆至今,应缘似舜重瞳子。南方炎威无时穷,落在故乡草木中。请看枝头万点火,犹是咸阳三月红。摧刚作柔随物转,妇人之仁仍可见。风姿和味说难名,颜色与香收易变。炎炎夏日帘影垂,玷污玉笋明瓠犀。映出越女天下白,压倒骊山生荔枝。

春水弄春沙,荡漾流不极。笭箵苦难满,终日沙头客。向暮卷空罾,棹歌菱浦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