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石东佥宪潮南分韵得潇湘

潇湘他日梦,今上合江亭。
天阔浮吴楚,山青入洞庭。
鹧鸪春渺渺,斑竹雨冥冥。
舟楫云中见,依稀帝子灵。

作品评述

《送徐石东佥宪潮南分韵得潇湘》是明代诗人杭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往事做梦潇湘地,今天上合江亭。
天空辽阔浮吴楚,青山融入洞庭。
鹧鸪春天朦胧迷离,斑竹雨中昏暗。
船只划过云中来,依稀看见帝子的灵魂。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的情感和景观。诗人在梦中回忆起潇湘地区的往事,然后将注意力转向今天,他站在合江亭上俯瞰着天空和地面的美景。天空广阔,蔚蓝的天空中浮现出吴楚两地的景色,青山与洞庭湖融为一体。诗人提到了鹧鸪春天的模糊景象和雨中斑竹的模糊轮廓,暗示着景色的朦胧和诗人感知的模糊。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在船只上,穿越云雾,依稀看见帝子的灵魂。

赏析:
这首诗词以梦幻般的语言描绘了潇湘地区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通过运用一系列细腻而模糊的意象,诗人营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使读者可以感受到潇湘地区的神秘和诗人内心的激动。诗人通过描绘广阔的天空、青山和洞庭湖等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无限魅力。同时,诗人通过提到鹧鸪和斑竹等细节,增添了诗词的生动和情感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浪漫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潇湘地区的深情厚意。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眷恋和对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诗词推荐

閒。道脉不随多事去,文风似放一分还。纷纷世变忘言外,春在西皋花柳閒。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君艳歌世所希。世所希。有如玉。江南弄。采莲曲。

郊原初雨歇,散步出荆扉。落日在高树,凉风生客衣。佛香僧舍近,江影塞鸿飞。亦有南邻叟,忘言相与归。

雨湿轻尘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藕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沈香慢火熏。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

何知此邂逅,谈笑接清扬。对雪知春浅,回灯焟夜长。密云通炫晃,残月堕冥茫。故有临邛客,抽毫兴未忘。

清溪幽隐处,白首性情闲。鹤起开松径,风归闭竹关。道书堆几上,耕耒挂床间。坐悟忘言理,令人不解还。

胜景奇踪烂漫游,归鞍欲上重回头。山禽于我情何厚,逐马声声似见留。

百战余荒台,南归士无几。草木向人啼,或是六朝鬼。

达岸三时顷,瞻山四顶赊。乔林知马尾,乱石见麞牙。水脚浮青靛,湖唇滉白沙。渔人收辏网,归去日西斜。

甑倒悬知解死饥,故殊道路永为嗤。我今恃有彭州牧,二柄宁当复误疑。

贤侯美化行南国,华发欣欣奉宴娱。政绩已闻同水薤,恩辉遂喜及桑榆。休言身外荣名好,但恐人间此会无。他日定知传好事,丹青宁羡洛中图。

开秋七夕到佳辰,里俗争夸节物新。乌鹊桥头已凉夜,黄姑渚畔暂归人。裴回月御斜光敛,宛转蛛丝巧意真。卜肆沈冥谁复问,年年槎路上天津。

春水湖塘深处。竹暗沙洲无路。闲伴落花来,却信东风归去。且住。且住。细看两山烟雨。

襟期难与俗人论,摆落浮名莫绊身。妙理自能中酒圣,清谈不肯问钱神。世情一任手翻覆,此道元如肘屈伸。隐约形容不枯槁,只应胸次有阳春。

别去书音短,愁来客路长。飞魂常故国,举目念殊乡。未暇论奇字,何堪别最良。秋风入边草,意苦不想忘。

已是酴醾堕玉尘,尚余芍药殿残春。山行寂寞那逢此,喜向僧房见斩新。

蛙声直可厌,聒耳横相干。怒气何关勇,私鸣不为官。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户掩寒宵,屏闲冷梦,灯飐唇似语。堪怜窗景,都闲刺绣,但续旧愁一缕。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遗袜尘销,题裙墨黯,天远吹笙路。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重谋醉,揉香弄影,水清浅处。

客中奔走易蹉跎,学馆痴留月又过。橙蟹醉斟知已重,莼鲈乡话忆人多。吴陵今夜三更多,霅水明朝一棹歌,船在白苹亭下过,有无传语晒渔蓑。

俯瞰秦淮水,前瞻鲁泮宫。明知倚阑者,不是钓鱼翁。古石稜稜长,春潮脉脉通。状元真宰相,千古一吴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