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古城岩

依然雉堞古城基,开创由来自汉隋。
南北两门余旧日,黔黎百岁话当时。
循山{左浮右虎}{左浮右虎}陈公堨,凿石岩岩葛令碑。
万丈悬崖如削玉,也应容我恣题诗。

作品评述

《题古城岩》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邹补之。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依然雉堞古城基,
开创由来自汉隋。
南北两门余旧日,
黔黎百岁话当时。
循山左浮右虎陈公堨,
凿石岩岩葛令碑。
万丈悬崖如削玉,
也应容我恣题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古城岩,城墙依然雄伟,历史可追溯到汉隋时期。南北两门仍然存在,见证了古代的岁月变迁。诗人提到了陈公堨,他以雄浑的山势和威武的虎形状著称,而岩石上的碑文也凝聚了历史的记载。诗人感叹这座万丈悬崖犹如削成的玉石,自然景观如此壮美,应该容许他尽情地题写诗句。

赏析:
这首诗词以娴熟的笔触描绘了一座古城岩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城墙的雉堞和城门的存在,展现了这座古城的历史渊源和韵味。他提到南北两门,暗示了这座古城的重要性和辉煌过去。黔黎百岁的提及,让人联想到古代的黔黎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当时的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关注。

诗中出现的陈公堨、凿石岩岩葛令碑等地名和碑文,进一步丰富了诗词的背景。陈公堨是一座山峰,形状独特,左侧像浮雕,右侧像躺卧的虎,充满了雄浑的气势。凿石岩上的碑文记载着古代的历史和人物事迹,凝聚了过去的荣耀和智慧。

最后,诗人以万丈悬崖如削玉的形象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美,表达了自己在这个壮丽的景色面前的感慨之情,并表达了渴望自由地书写诗句的心愿。

整首诗词通过对古城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由创作的愿望。诗人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记忆的结合,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上的震撼,使人们对历史和自然的伟大之美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邹补之,字公衮,开化(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十二年,爲常州教授(《咸淳毗陵志》卷九)。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休宁县(清康熙《休宁县志》卷七)。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由通判江宁府致仕(《景定建康志》卷二四)。有《毗陵志》十二卷等。事见清康熙《衢州府志》卷二九。

诗词推荐

禽鸣滑滑溅泥涂,赖有云巢眼不孤。天外黑风迷鹫岭,槛前流水忆鹅湖。跻攀危磴九折坂,捧玩新诗百斛珠。收拾残红付春去,四时光景任三无。

悠悠野水来,灩灩西溪阔。晓日披宿云,荒台照残雪。风光变穷腊,岁律新阳月。冻卉意初回,绿醅浮可拨。人闲乐朋友,鸟哢知时节。岂止探芳菲,耕桑行可阅。

生平未审何言句,得似羚羊挂角时。拊击自然皆率舞,不须羌管隔云吹。

清江向晚采莲稀,独倚兰膛久未归。目断可堪人不至,斜风细雨湿罗衣。

一派银河似练横,浅深波浪浸天青。夜阑忽有风吹动,摇漾南箕北斗星。

不可不出城,顽躯百无病。不可不出城。老眼亦何净。第一脱俗尘,最便于野性。第二井不咸,所至水可饮。第三鱼价贱,第四酒味胜。第五无火惊,第六无灯禁。第七航船歌,欸乃亦可听。尔曹居城中,小屋如败甑。臭秽之所蒸,面面环厕圊。五更闻丧鼓,骨肉付烟烬。巧伪以为生,语无

休对风光感物华,且将春酒趁春赊。一声杜宇芳菲晚,只有荼蘼芍药花。

海棠亭上号红云,晴日青天绛彩新。疑是群仙朝玉阙,一时都戴紫霞巾。

江清白鸟斜,荡桨罥蘋花。听唱菱歌晚,回塘月照沙。

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始看东上又西浮,圆缺何曾得自由。照物不能长似镜,当天多是曲如钩。定无列宿敢争耀,好伴晴河相映流。直使奔波急于箭,只应白尽世间头。

却月枝横淮海初,水曹句法到西湖。横枝影瘦池清浅,奇绝何人作画图。

释迦不是佛,达磨不是祖。佛法满天下,诸人还知否。青草池头处处蛙,黄梅时节家家雨。

谁言今无返魂香,年年末上开孤芳。韵高水天冷相照,清极雪月寒交光。姑射神仙莹冰骨,水精宫人素霓裳。迎年送腊各愁绝,付与世间幽恨长。

好山多变态,排列在檐楹。平熨澄江练,横铺列嶂屏。石烟寒绕寺,山雨暗离汀。有意携溪枕,眠看直到醒。

风雨满空霏,总得江山妙。洗出湖光镜似明,不受纤尘_。心事竟堪凭,天意真难料。呼吸丰年顷刻间,也合轩渠笑。

酝云蒸雾暖如烘,一夜南风变北风。不似寻常响窗纸,渐惊分寸压船蓬。粉妆已斗佳人白,酒面还输老子红。记取今年呵冻笔,三桥西岸小楼中。

三迳虽荒菊尚存,重阳想见露花繁。那知欲去去不及,病卧他州空断魂。

已洁心源超世表,却缘诗句有时名。初闻行业如耆宿,及见容颜是后生。

吴中秋晚雨冥冥,自笑闲愁又尔馨。身世已归南北陌,梦魂犹寄短长亭。浊醪可酿樽余绿,明镜无情鬓失青。赖有钓船堪送老,一汀鸥鹭共忘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