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留黄池待弟侄不至九日独酌

将道花黄醉彭泽,又还茱紫酌平湖。
诗因得间时为赋,酒为无宾浅浅沽。
蓝天色残千岩柳,霜花催满万汀芦。
间行间坐云和水,不识天工怪我无。

作品评述

《久留黄池待弟侄不至九日独酌》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黄池留守久久,等待着未到的弟侄,独自饮酒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事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久久留守在黄池,
等待着弟侄的到来。
饮酒的时光如花般黄色,
再次举杯于平湖之畔。
此诗因得间隙而成就,
酒却无人陪伴,浅浅地饮。
蓝天已经凋残,岩石间点缀千株柳树,
霜花催满了万顷芦苇。
时而步行,时而坐下,云与水相和谐,
可我却对天地的神奇一无所知。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作者在黄池等待弟侄却不至的时刻,独自饮酒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人将喝酒的时光比喻为黄色的花朵,表达出他在等待中找到了一种自我安慰和慰籍的方式。然而,他又再次举起酒杯,独自一人在平湖畔饮酒,暗示他在孤独中坚持自己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蓝天已残,岩石间的柳树点缀其中,霜花铺满了湖畔的芦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这些景物的描绘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同时,作者通过描述自然景色的变化,寄托了对人事无常的思考,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两句"间行间坐云和水,不识天工怪我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他感慨于天地之间的神奇与美妙,却自觉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表现出对天地造化的敬畏和自身的渺小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孤独等待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虽然面临孤独和无奈,但诗人通过饮酒和感叹自然界的神奇,表达了对生活的坚守和对人事无常的思索。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诗词推荐

大义缺绝久未图,小人轻险何不至。世上固自有百为,兵间乃独求一试。赵括敢将亦已危,李平请守那复议。吁嗟忍易万人生,冀幸将徼一身利。

北窗本意傲羲皇,老返园庐味更长。犊健戴星耕白水,蚕饥冲雨采青桑。俚儒朱墨开冬学,庙史牲牢祝岁穰。从此鬓毛虽似雪,未妨击壤颂虞唐。

兖兖登台阁。问诸公、谁讲谁明,诗书礼乐。前日毕星光焰里,有一濂渠伊洛。被翠玉、江山占却。天下国家多少事,好人才、半刺东南角。当路者,欠商确。寿杯端拜深深酌。把寻常、祝颂芜词,一时删削。引饮莱公同鼎轴,共定澟渊一著。二百载、无人能学。文简毕公真事业,非先生之

家贫何敢知生朝,多谢开尊慰寂寥。要迹一杯辞不受,便埯拙句作琼瑶。

壮年往赞海陵公,切莫哦诗欢负侬。妻子父兄皆上禄,民人社稷尽天工。税存产去须勤割,陂坏田荒与细通。日暮归来念此哲,尚应无面著惭红。

清凉万杉下,苍翠五峰前。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少年为远戍,两鬓已{上髟下思}{上髟下思}。百战功谁赏,空闺信不来。乡关成梦境,边月是愁媒。听彻胡笳曲,寒声转更哀。

子规啼欲死,君听固无愁。阙下声名出,乡中意气游。东川横剑阁,南斗近刀州。神圣题前字,千人看不休。

深住小溪春,好在柳枝桃叶。风淡水轩人静,数双飞胡蝶。日长时有一莺啼,兰佩为谁结。销散旧愁新恨,泛琴心三叠。

征虏亭边月,鸡鸣伴客行。可怜何水部,今事谢宣城。风物聊供赏,班资莫系情。同心不同载,留滞为浮名。

多少寻仙更不还,渺茫竟堕有无閒。使其真有毋庸唤,仙自曾城我自山。

引嫌初补外,怀绶复频年。自得山水胜,定由仙佛缘。往游成旧矣,有梦尚依然。六字今谁嗣,留题乞我传。

短景冰霜地,人稀豹虎村。风连诸壑动,日带乱山昏。浩荡空回首,萧条独掩门。东周旧耆老,留滞饱知闻。

忠义垂青脉,癯然独饭蔬。生涯一身寄,禅学九经余。有教宁分类,逢人只借书。世方餍粱肉,视此愧何如。

旧与杨郎在帝城,搜天斡地觅诗情。曾因并句甘称小,不为论年便唤兄。刮骨直穿由苦斗,梦肠翻出暂闲行。因君投赠还相和,老去那能竞底名。

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低回海上成功宴,万里江山酒一杯。

词客幕天清露下,老翁卧病破窗中。高吟大醉输公等,不见嫦娥与我同。

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沤苎成鱼网,枯根是酒卮。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吟啭柔枝。口边血出语未尽,岂是怨恨人不知。不食枯桑椹,不衔苦李花,偶然弄枢机,宛转凌烟霞。众雏飞鸣何跼促,自觇游鳞啄枯木。玄猿何事朝夜啼,白鹭长在汀洲宿。黑雕黄鹤岂不高,金笼玉钩伤羽毛。三江七泽去不得,风烟日暮生波涛。飞去来,莫上高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