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字字形图片

kuíㄎㄨㄟˊ
  • 拼音kuí
  • 注音ㄎㄨㄟˊ
  • 部首
  • 总笔画21画
  • 部外笔画18画
  • 结构上下结构
  • 笔顺编码431325111212151534354
  • 笔顺顺序点/撇/横/撇/竖/横折/横/横/横/竖/横/竖/提/横折/横/竖弯钩/撇/点/撇/横撇/横钩/捺
  • 统一码基本区 U+5914
  • 五笔uhtt|utht
  • 仓颉tche
  • 郑码uaor
  • 四角80407
  • 异体字蘷 虁

“夔”字的意思

1.古代传说中一种形状像龙而只有一足的动物。

2.夔州,古地名,在今重庆奉节一带。

“夔”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uí ㄎㄨㄟˊ

〔~~〕敬谨恐惧的样子。〔~立〕肃立。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

英语 one-legged monster; walrus

德语 ehrerbietig, achtungsvoll ,Kui (Eig, Fam)

法语 démon de la mythologie chinoise,dieu de la pluie,(nom de famille Kui)​

“夔”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kuí

〈名〉

(1) 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 [a one-legged monster in fable]。商周铜器上多夔状纹饰

(2) 人名。相传为尧、舜时乐官 [musical offical]。如:夔挚(夔:舜时乐官名。挚:太史挚,周官)

(3) 夔州 [Kui prefecture],旧府名,府治在今四川奉节县

“夔”字的辞典解释

夔ㄎㄨㄟˊkuí 名

一种传说中的怪兽。外形像龙,仅有一足。见《山海经·大荒东经》。《庄子·达生》:「山有夔,野有彷徨,泽有委蛇。」《文选·张衡·东京赋》:「残夔魖与罔像。」三国吴·薛综·注:「夔,木石之怪,如龙,有角,鳞甲光如日月,见则其邑大旱。」

人名。尧、舜时的乐官。《书经·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汉·郑玄·注:「夔,舜时典乐者也。」

国名。周代时所建,后为楚所灭。故址在今大陆地区湖北省秭归县东。也称为「隗国」、「归国」。

地名。唐武德二年改信州为夔州,故城在今大陆地区四川省奉节县。宋代改为路,明初改为府,辖境在今大陆地区四川、湖北省一带。

姓。周代楚君熊挚自弃于夔,其后子孙以地为氏。

首字母查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笔画查字
0画 1画 2画 3画 4画 5画 6画 7画 8画 9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7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2画 23画 24画 25画 26画 27画 28画 29画 30画 31画 32画 33画 35画 39画 51画
结构查字
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构左三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品字结构田字结构
词汇分类
高中词汇CET4词汇CET6词汇TOEFL词汇IELTS词汇GRE词汇考研词汇
首字母索引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