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龙图赴益州

天子首除全蜀尹,近班亲问治才长。
辅臣皆曰明公可,出守当令远俗康。
拥节两川曾不扰,剖符千里定为良。
图书溢目延丹禁,印绶垂腰制一方。
紫诰忽来双雨露,锦城重去五星霜。
望尘骑走儿童竹,夹道壶倾父老浆。
坐啸楼台万山碧,行春车马百花香。
西南每往临藩屏,前后多归入庙堂。
那比小侯论岁月,即陪元宰燮阴阳。
无劳青史夸京兆,今代成都有赵张。

作品评述

《送张龙图赴益州》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子首除全蜀尹,
近班亲问治才长。
辅臣皆曰明公可,
出守当令远俗康。
拥节两川曾不扰,
剖符千里定为良。
图书溢目延丹禁,
印绶垂腰制一方。
紫诰忽来双雨露,
锦城重去五星霜。
望尘骑走儿童竹,
夹道壶倾父老浆。
坐啸楼台万山碧,
行春车马百花香。
西南每往临藩屏,
前后多归入庙堂。
那比小侯论岁月,
即陪元宰燮阴阳。
无劳青史夸京兆,
今代成都有赵张。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是送张龙图赴益州的作品,表达了对他被天子任命为蜀州尹(地方官员)的祝福和赞美。诗人称赞张龙图是明公,具备治理才能,辅助官员都认为他适合出任远离京城的益州,可以使那里的民风安宁。两川地区不再混乱,通过诏书和符命,他将千里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图书满目,延伸到了帝王的禁地,官印和绶带显示了他的高位和威严。紫诏(皇帝的命令)突然下达,犹如雨露滋润,锦城(指成都)再次迎来了五星(指张龙图)的霜降。诗中描述了他离开的场景,尘土飞扬,骑着马匆匆离去,路旁的儿童跟随,夹道上的老人端起酒壶向他倾斟。诗人坐在高楼上吹奏,眺望着苍翠的山峦,张龙图的车马行进,百花散发着芬芳。每次到西南地区,张龙图都受到庙堂的欢迎,前后多次进入宫廷。与一般小官员相比,他的地位更加高贵,可以与元宰(宰相)共同参与阴阳之事。不需要依赖青史(史书)来夸耀他在京兆府(指长安)的功绩,如今成都有了赵张(张龙图)。

这首诗词以送别张龙图为主题,通过对他的称赞和赞美,表达了对他在新任职位上的期望和祝福。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和气氛,展示了张龙图离去的场景和他的才能所带来的治理成果。整首诗词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对张龙图的敬佩和欢送之情,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舞。此行十日苦滞留,我亦芦丛厌鸣橹。书生快意轻性命,十丈蒲帆百夫举,星驰电骛三百里,坡陇联翩杂平楚。船头风浪声愈厉,助以长笛檛鼍鼓,岂惟澎湃震山岳,直恐澒洞连后土。起看草木尽南靡,水鸟号鸣集洲渚。

古塔东偏景最奇,年深何处认苔基。碧纱笼毁雷轰壁,黄缬林疏叶脱枝。鹘没暮云天杳杳,鹤归旧里冢累累。山泪与龙落山帽,雨洗风吹在者谁。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蜀阜溪山堪老眼,岁寒风月尽闲身。凭栏政尔吟无句,忽报梅梢一点春。

告老身心日互催,又将乌帽点黄埃。丫头岩下来仍往,四十三年十二回。

使君何所乐,乐在南湖滨。有亭若孤鲸,覆以青玉鳞。四面拥荷花,花气摇红云。使君来游携芳樽,两边佳客坐翠裀。鄞江鲜鱼甲如银,玉盘千里紫丝莼。金壶行酒双美人,小履轻裙不动尘。壮年行乐须及辰,高谈大笑留青春。游人来看使君游,芙蓉为楫木兰舟。横萧短笛悲晚景,画帘绣幕

诗翁爱花复爱柳,长歌高吟半酣酒。自言二物天下奇,爱之不厌形于诗。嗟予所爱翁未见,我昔东游穷海甸。波涛四绝大岛中,上有太古不死之长松。千人袢延坐其下,仰见翠叶迷苍穹。巨鳌竭力负不起,鹏栖仅借卑枝容。人言海若此其圉,鳞甲百万屯蛟龙。又云海怪久不死,守护山麓蟠其

虚窗桂子打风声,夜酌沉沉夜气清。三十年间不须说,可堪相照发星星。

非园非圃亦非坰,寸地无多好力耕。岂藉锄犁开旷荡,但除尘垢自和平。云收月挂天长净,水止风恬浪不生。寿域预营真得所,王家趼室可齐名。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AA17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

问梅何事,对岩东微笑,暗中轻馥。韵绝姿高直下视,红紫端如童仆。绕树千回,临风三嗅,待与论心曲。何人还解,为伊特地青目。潇洒些个精神,谁怜孤瘦,正无语幽独。不许春知应自负,一生风月心足。傲雪难陪,欺霜无伴,耿耿横修竹。纷纷桃李,□□□□□□。

督邮不敌客愁浓,那更秋宵一笛风。公子何曾知许事?旷怀也解与人同。

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愁来正萧索,况见古人名。

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匡复属何人,君为知音者。传闻武安将,气振长平瓦。燕赵期洗清,周秦保宗社。登朝若有言,为访南迁贾。

旧事凄凉不可听,含红怨绿影亭亭。琴声断续愁兼恨,杯酒留连醉复醒。新睡起来思旧梦,夜香烧罢掩重扃。绿窗璧月移花影,银烛秋光冷画屏。

秋空何太高,秋风何太清。秋露何太皎,秋月可太明。秋山有素期,秋水莫间盟。力此久病身,试上高高亭。上欲驾扶摇,下欲跳清泠。手持紫玉箫,跨鹏或骠鲸。时吹复时止,霄壤随纵横。回首天上人,见我呼友生。我言你能许我三百六旬无一日之不秋,则我亦许你从此为逍遥之朋。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楼严既下集,宾天复上征。八子似荀氏,中当有慈明。

六十齿发衰,岁月如逝波。秦王酒瓮边,知复几经过?欣然舍画楫,仄步扪青萝。一径入幽谷,四面闻樵歌。白云忽破碎,翠木相荡摩。潋潋春塘满,柳阴戏双鹅。浮生百忧中,此乐顾岂多。日暮吾其归,已恐烂斧柯。

新桥酒作琥珀浓,平生颇羡江南翁。扁舟尚系清涪尾,却对炉香开病容。何必探囊寻旧谱,一见诗筒喜欲舞。奇芬丽句两争雄,苏合芝兰谩旁午。当时俊气轻百年,父老而今悲逝川。得公操笔吊兴废,定知诗与香俱传。我生自是痴中绝,懒学诸儒议盐铁。枯肠空洞费搜寻,兀坐忍饥三百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